第13页

说到这里,杜风池恍然大悟:“原来你那个什么会员卡制度,可以派这个用场啊?”

叶韬点了点头说:“宜城人口不满百万,实际上才70万。倒是常来常往的各路商队,船队,最多的时候会有好几万人。但就这70万常驻人口里,弈战楼有17000会员,17000会员里,在弈战楼花过钱的有11200人。其中经常来的有9000余人。这制度还不完善,或许是注册会员好处不大吧,其他来买过东西,租过棋子棋盘的人也不少。而且,弈战楼实际上前几个月,盈利就超过宜家家居了。”

叶韬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这个时空里,大家还没有游戏产业的概念吧,弈战楼和弈战小铺牵涉到的各类商品有几百种,还有逐步扩展的趋势。做这些小东西的,多数都是叶氏工坊的学徒和刚刚升上来的学工,像叶韬的师兄们是不屑于碰这些“没技术含量”的东西的。而且,每种货物的数量都不太多,除了棋子棋盘,其他东西都是要过好久才重新制作一批,大家都没放在心上。但是,就是弈战小铺里那林林总总的各种东西,将涓滴的利润汇聚成了滔滔江水,居然已经强大到了这个地步了。虽然每一件东西售出,利润上比起宜家家居里的那些家具,尤其是很高级的那几个系列的家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挡不住数量多啊。而且,越是喜爱行军棋,这些周边的东西就越是有吸引力。最后,则是恨不得将整个店搬回去。

叶韬呵呵笑着,说:“没想到吧?想象一下,京城有多少人口?要是好好经营,有多少人会在这上面花钱?要知道,买个一件两件东西的,压根不觉得花了多少钱。等到一屋子堆满了看了不对了,才觉得在上面花钱花多了呢。而且,咱叶氏工坊做的东西还都是质量上乘,花了这样的钱还不觉得冤枉,你们说呢?”

叶韬的一番解释逐渐打消了大家的疑虑。大家开始认可了弈战楼实在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置地和建房,对于在座的这些人来说,都不算什么难题,而且由于土地成本和建设成本低,虽然建这样一个建筑群的花费仍然相当可观,却不是叶韬所来自的那个时代动不动就是天文数字了。大家想通了这一节,讨论立刻就热烈了起来,最后决定了暂时让叶劳耿和大师兄关海山,四师兄钱顺继续留在宜城打理叶氏工坊,宜家家居和弈战楼的事情。二师兄索庸,三师兄赵大柱,则带一批学工和一些愿意出去闯闯的学徒一起去京城建立工坊、宜家家居和弈战楼的分支机构。原来,叫来杜风池是为了让杜风池对于这么大批去京城的人给些照应。毕竟杜家在京城也有客栈和酒店,人面要熟的多。可杜风池听了叶韬的话,却最后拍板说,他要将杜家的酒楼客栈的旗舰店开在弈战楼旗舰店对面!

叶韬不声不响,看了看杜风池。好家伙,真是有胆色。这年头还没看见什么能称得上星级的酒店,要不,撺掇着让杜家成为这方面的大亨?恶意地这样想着,叶韬做出了决定。

第二十一章 暂别

叶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太子爷会来到宜城催着谈玮馨回京了。原来是掌握着内币的谈玮馨用经济手段狠狠发泄了一下自己的不满。

的确,谈玮馨无力阻止一个极为讨人厌的家伙嫁给自己的父亲成为王妃,那毕竟是两国之间的大事,代表着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虽然人选不怎么样,也只好将就了。但是她却可以抒发一下自己对于此事的意见。

春南国是富庶,奢华得有些奢靡的。当春南国的使臣信誓旦旦地开列出大堆的陪嫁之后,的确,东平国主需要做出相应的表态来表示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陪嫁百莲郡主而来的除了各种物品和特产之外,还有诸多的宫女,女官,乃至于戏班子,歌姬舞姬等等多达数百人。随行而来的侍卫队,将在东平驻留一年之后回国。还有那些代表着春南国的鼎盛文治的读书人和学者,也将在东平国逗留一年到数年不等。虽然东平国的各类工匠水平甲于天下,但春南国还派出了一些顶级的工匠来炫耀一番,也表示自己不图东平国的这个,至于是不是真的图这个,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为了成就这件事情,东平国不得不花钱修建宫室,兴建供春南国来的人居住的够档次的行馆等等。而且,这也算是面子工程,还必须要能充分展示东平国的风貌,花钱那是少不了的。

东平国虽然国库充盈,财政结余仍然是不够做那么多的工程的。商讨之下,终于决定,国库和内库各负担一半。得到这个决定,谈玮馨叫来了户部工部官员定出了大致的预算,转眼间就把所有的费用一下子拨付到位,爽快得不得了。好像对于她先前提出的量入为出,不必过分铺张的意见被驳斥毫无芥蒂似的。正在国主觉得这样好像有些对不住女儿为自己打算的一番苦心的时候,谈玮馨就扔下所有事情,来了宜城。她将手里的所有事情交给了大内总管李思殊李公公。原本李公公以为账面上剩下的那么多银子足够让公主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回来再处理了。没想到各种费用接踵而来。初夏季节本来就是王宫里进行一年一度的防火处置和防备夏季暴雨等等工程进行的时候,而恰好这一年原本就要进行一些宫室的维修和改建。

当初谈玮馨建议不要太奢侈,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手里的确没有可以奢侈得起来的钱。而这样以来,陆续到来的请款单几乎形成了挤兑风潮。如果谈玮馨在,哪怕手里没足够的钱,她也会想方设法腾挪。应付必要的款项,砍去不必要的开支或者将一部分的款项延后支付,她知道其中的轻重缓急。而李公公是个很单纯的人,开始到来的几个请款单他都一一付了,而后当他意识到不好的时候,他索性什么都不付,而将这摊子事情全都交还给了国主。

这下子可就叫苦连天了。谈晓培长于军略和法治,经济上的事情几乎是不懂的,而内库的事务又不能假手大臣。将这摊子事情交给王后卓秀,似乎也没起到多好的效果。卓秀以前打理内库也不过是把着一个稳字,尽量减少开支而已。何况,她面对的还是为了增加透明度,减少贪渎的可能性,已经被谈玮馨狠狠折腾过两次,经过细化了的项目请款。一时之间她都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什么。于是,国主和王后,后来还拖上太子,和另外两位王子,每天晚饭后开始算帐,将大家都觉得比较要紧,不能拖延的款项支付掉。这样的日子几天还好,当谈玮馨经过了差不多10天慢悠悠的旅程抵达宜城的时候,他们彻底崩溃了。

对于谈玮馨,大家都是极为宠爱的,身体不好,当年用身体为太子挡下一掌,还有她很好地维持管理着王宫的气氛,始终让这东平第一家庭保持着温馨和谐的气氛,没有让权谋渗入到家人之间,更是很好地教育几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让大家和睦相处,互相明白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生活,将为了王位兄弟手足相残的情况基本扼杀在了萌芽之中。她偶尔这么发发脾气,大家反而觉得她更可爱,不是那个除了身体之外一切都是完美的公主,而是一个真真实实存在着的少女。

国主和王后开始的时候还勉力坚持着,后来,当手里的钱越来越少,请款越来越急,而谈玮馨却在宜城交上了朋友过得极为惬意,似乎一点也没有想回来的意思的时候,他们实在忍不住了。太子只好千里迢迢来促驾回宫,解救内库财政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