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这一天,礼部尚书康震和东平太子带着一大票人,出城去迎接春南国颇为庞大的送亲队伍。而谈玮馨则窝在家里,将曾曼送来的关于这位百莲公主的报告拿给叶韬分享,聊做娱乐。

“怎么样?这位百莲公主的做派,是不是让你想到什么?”谈玮馨笑着问。

叶韬看完了那些东西,随手搁在一边,说:“不就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明星吗?这百莲公主嫁不出去,也不是没道理啊。”

谈玮馨耸了耸肩,说:“到了东平,可就由不得她了。送亲队伍在的时候,多少还要给点面子。等送亲队伍一走,嘿嘿,我看她还嚣张。”

为了显示春南国对于此次联姻的重视,春南国派出的送亲队伍的规格着实有些让人乍舌。春南国国主的弟弟,百莲公主的亲叔叔,居贤王常洪泉是送亲队伍的总管。虽说现在大陆上最主要的东平、西凌、春南、北辽四个国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吞并了不少以前分封的诸侯国的国土,形成了现在的格局,但这四个国家的国主却都没有以任何名义为自己加封什么,而是沿用了统一时期的分封。现在,惟有春南国并存两个王,居贤王一系虽然历来都不参政议政,但在春南国内却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居贤王常洪泉在政务方面颇有见地,虽然自己并不操作实务,但春南国十年来的重大决策每每和他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和东平联姻,并在不久的将来促成东平和春南的同盟,最早就是由他提出的。以常洪泉作为这次送亲使团的首脑,已经足以凸显春南国对于此次联姻的重视程度了。

随行的官员阵容也可以说是豪华。春南国和东平国在政府结构上颇有不同。东平国内,政府运作的日常事务由六部负责。大将军,太尉,司空,司徒这四个职位都没有具体的任事,而是根据情况来分派负责的事务的领域,平时,则作为最高级的幕僚,为国主提供各种决策意见。一旦任事,则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能够影响的范围,在战时,作为东平国所有军队总指挥的大将军有时候甚至能够凌驾于所有官员之上,只对东平国主负责。这种奇怪的政务结构大概是和东平国历来比较圆通自由的政治氛围息息相关的。而春南国则不同,春南国礼乐昌隆,对于礼法和尊卑的重视远甚于东平,政府的结构大致是大将军和丞相作为文官武官的最高统领,下面则是层级分明的三卿和六部。这一次,随同居贤王到来的有六部中四个部的侍郎,相当于副部长级别。至于其他属吏则有数十人。

负责卫护使团的三千军队,则由安南将军朱标统领,随行的将佐,级别也比春南国统领同样人数的军官职级高出不止一级。为了让使团能够显得威风凛凛,这三千人的卫队是从春南国最精锐的羽林军、虎豹骑和黑铁骑三支部队中各挑选一千人组成。虽说春南国升平日久,来的这三千人里没有一个上过战场,但从有精良装备和良好训练的精锐部队里选拔出来,又经过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的礼仪方面的训练,这三千人的卫队看起来却着实威武。

除了卫队和官员,首批跟随百莲公主,跟随使团来到东平的人中间还包括了相当数量的乐工、舞娘、厨师和点心师、裁缝、刺绣工、园丁等等各方面的专才总计有两百多人。而这,还只是春南国准备和东平加强“交流”的初步行动而已,还是专门用来服务于百莲公主,用来讨好东平国主谈晓培的。

就在使团到达丹阳后不久,就会有一支差不多有五百人,甚至还包括了诸多杂耍艺人和戏班子在内的队伍来到丹阳。据说,这也是居贤王的主意,总的来说,居贤王的想法还是蛮超前的,很有些要把一次联姻的典礼变成一次两国进行各方面各层级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意思。

在手下人有条不紊地在金谷园里安顿下来,开始将金谷园当作一段时间里使团核心成员的居所的时候,居贤王常洪泉却在听罗勤和宋玉汇报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在丹阳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让罗勤在丹阳非常高调地拉拢东平的各方人士,展示春南国的气度,也表示春南国并不依赖东平的态度,这绝不是居贤王的意思。听说尚宝堂在罗勤和宋玉指示下,三轮的技术比武里完败于叶氏工坊,甚至到现在连叶韬到底是怎么做出那样的东西来都满头雾水,常洪泉长叹道:“这是大王的意思吗?既然的确是有求于人,摆出这样的架势来,反而适得其反啊。现在东平国不少人,对于这次两国联姻都很是不以为然啊。”

但其实,在春南国的那些官员和士族里,明白春南和东平两国互利互补的重要性的人又何尝多过呢?罗勤,还有后来来到丹阳的宋玉,恐怕也代表了春南国那不以为然的阶层吧。甚至于在很多人的谈论中,这次联姻最大的意义是将余杭社交圈里最惹人讨厌,最破坏气氛的百莲公主嫁出去了,这个坏脾气的骄纵的公主,实在是不讨人喜欢,即使她有着恍若天上仙子一般的容颜,也无法中和她脸上始终挂着的让人不愉快的傲慢与偏见。

春南国主或许更多考虑的,还是为他娇惯出来的这个女儿,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归宿。东平国主谈晓培持国十数年,东平的实力蒸蒸日上,但他在为人处事上宽容大度,而品性方面,更是堪称楷模。乃至于东平王室,是诸国中间唯一一个既没有兄弟相残的传统,也没有争权夺利的现状的第一家庭。大概春南国主常新泉,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到点什么吧。

但是,从两国联姻来说,将这样一个公主弄出来,却不是什么好事。原本,常洪泉建议的人选是现在十九岁的常姝,嘉萍公主。常姝个性比起她的姐姐来,可算是两个极端,她温婉柔顺,和极是喜欢女红和美食,虽然完全没有公主的做派,一派居家小女人的样子,却深得春南国主宠爱。但常洪泉提出的时候,却被年龄悬殊这样在王室之间的联姻里根本不成为理由的理由给否决了。

常洪泉对叶韬这样一个新崛起的异类,也十分好奇,只是现在叶韬是公主府校书郎,却又同时是已经开工建设的城西兵营“铁城”的总设计师和施工主管之一,名下的弈战楼、天梭钟表行等等,经营得有声有色,据说叶氏工坊的军械作坊,已经被内定为丹阳城防军和将来驻守铁城的部队的防御型军械的唯一供应商,而原来东平王室直属的军械作坊,则有被叶氏收购的可能……一系列消息综合在一起,叶韬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东平国深受信任的工匠和商家,已经和东平王室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也成为了一个大忙人。以他这样的使团首脑的身份,还真没什么理由去约见一下呢。

“殿下,东平国主微服在分水堂,请殿下去喝茶……”送走罗勤和宋玉之后,侍从匆匆前来禀报。在这个下午,春南国的使团大部分人都忙得要死,而作为使团首脑的常洪泉却有些无事可做,虽然这种在非正式场合的会面可能并不符合常洪泉的预想,但却也是个不错的机会。一个在私下里交换一下想法,然后在台面上可以更顺畅地经过那些必不可少的程序,但又不至于有什么误解。从这方面来说,这种非正式的见面只有比直接在殿堂上的召见,比在两国大臣和属吏面前进行的交流和交涉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