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叶韬每天的时间都不太够用。一项项工作的进程都需要详细的图纸来指导工作,当苏菲不在身边,没有一个能够将他的草图变成符合规格的图纸的人的时候,他每天一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画图纸上。这样的情况自然让他在疲劳之余也十分地恼怒。而他的恼怒,必然表现在了他无法随时随地注意到的心情和态度上。

鲁丹倒是明白,一旦叶韬进入这种工作狂的状态,那自己要是什么事情没安排到位,必然是要挨骂的。叶韬也不会在这种时候还顾及到他鲁家少爷的身份。可柳青却并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他却忽然意识到,叶韬在情绪正常的情况下绝不会提出的要求,却隐隐显示着叶韬是习惯于在一个极为强大的团队里工作的。工程进度的报告,工程预算估计,材料的消耗、转动和储备,从宜城的叶氏工坊进行部分迁移的工作进度,乃至于七海商社成员们第一次提出的各种要求的汇总和分级……而绝大部分的工作报告都要求有详细的数字。哪怕是柳青,一直以来在已经很注重数字管理的商家里干活,也从来没有遇到过对于具体的数字那么在意的人。而他对于那么多事情的管理,必然是会有疏忽的地方。不得以之下,柳青请示了齐镇涛之后,从七海商社内部抽调了十来个能写会算,有一些处理生意和与人打交道的经验的中级伙计,组成了一个类似于秘书处的机构。

第一百一十三章 焕然一新

叶韬本来还指望这个团队能很快将事情理顺,没想到这十来个人加入之后,能力的不同,分工的不明确,让工作反而更加混乱。一怒之下,叶韬也顾不上柳青的面子,狠狠数落了他一顿,然后当着许多人的面在一张巨大的白纸上画了一套月牙岛各种工程项目的甘特图,将繁杂的工作分解成明确、单一的环节,然后定出各个环节和方面的优先级,直接将责任落实到人。柳青花了三天没有解决的问题,不到小半个时辰,叶韬就部署落实了,这种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差距,让柳青再一次重新审视起这个会是自己很长时间上司的少年。

被训得冷汗淋漓的柳青很快就领悟到了甘特图对于七海商社的所有商家意味着什么。

甘特图是在20世纪初由亨利·甘特开发的,它基本上是一种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要安排的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的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以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哪怕在当时,这都能算得上是科学管理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而对于这个年代对于效率这个概念最敏感的商人来说,这种形式不必通过叶韬系统传授给他们,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按照各自的需要,开始对各自的一块生意进行管理上的加强和改良了。

虽然叶韬在这种脾气不好的情况下,在一时不察之下又弄出来一项对大家很有利的技术,但柳青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还是想方设法将苏菲,戴秋妍等人一并接来了月牙岛。戴秋妍虽然一样能够画图纸。但她一来到月牙岛,谈玮莳就拉着她整天出去玩了。谈玮莳和谈玮然这些天居然一直停留在月牙岛上,每天早上都跟着出海,到附近的小岛,珊瑚岛去玩。很是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

而在想方设法留住王子和公主在这里游玩,齐镇涛从宜城带来的那位善于烹制海鲜的大厨居功至伟。鲜活的海鲜,可是两个自小锦衣玉食的家伙以前一直没机会尝的。谈玮然和谈玮莳都明白,齐镇涛要留住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而是为了让他们不要急着返程回丹阳,那样,叶韬才能在月牙岛上多干一阵子。

有了苏菲来解决图纸的问题,叶韬的工作效率无形间提高了很多。在那些首批加入工作的波斯建筑师学会了些中文开始逐渐发挥作用的时候,效率再次得以提高。这些建筑师在现场施工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七海商社找来的那些施工队强不少。很多诸如如何有效率地担送土石和铸铁部件之类的问题,再也不会经常被捅到叶韬这里来了。

叶氏工坊则永远是最让人惊喜的。在从宜城调来的各类设备陆续安装到位,一部分的学徒学工从晕船中恢复出来之后,叶氏工坊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普通工匠和工人几倍的作用。叶氏工坊负责的一个亲的院落在接近山顶的位置,他们没有急着开工造房子,而是先接着地形弄出了一条可以将材料比较快地送到山顶的坡道。当原本大家习惯于安装在码头上用来装卸货物用的千斤吊和绞盘被装载起来,拖动着一辆辆底下装了滚轮的小车,以让人瞠目结舌的效率将木料、石材和其他各种建筑材料和工具运送到他们预定的工地的时候,大家都傻了眼。这种现实的表现,远比叶韬反复向大家强调注意工作方法和统筹管理来得有效。

在多方配合下。在一个多月之后,月牙岛已经焕然一新。原先杂乱和随意的建筑群被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岛上从码头开始,一直延伸到岛中央,延伸到山上。形成了码头,市镇和中枢机关三个板块。以几个大型院落为支点,哪怕是市镇部分都形成了有序的防御体系。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叶韬用陶管将岛的另一侧,更大的一处淡水水源引入了岛上正在形成的市镇,比起原先市镇中心的几口井,和靠近山顶处的一处泉水,这部分淡水水质更好,量也更为充足。经过几个风车的分段加压。淡水可以通过陶管通向市镇各处,可以供应岛上的住户,也可以更方便地为码头上停泊的船只补给淡水。而控制陶管里的淡水流向的节点,就在岛上的几处大院落里。一旦有人攻破上了月牙岛,占据了码头,让岛上的人陷入困守的境地,他们就可以立刻断绝除了固守待援的几处院落之外的所有淡水供给。

虽然没有火炮,但叶韬在和齐老爷子聊天的时候偶然流露出的无奈还是让齐老爷子拍板,建设了一个类似于炮台的东西。上面错落着布置了弩炮,神臂弓和投石车。在炮台底下,则很阴毒地架设起以机械气压泵为动力的喷射装置,希腊火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现,但以制造火星弹的鱼油为材料,添加其他东西,还是能搞出一个临时可以用的类似的东西。在这种被叫做猛火油的东西进行试验的时候,三具喷射器一次齐射,让一艘比澜水舰小不了太多的商船在不到半刻的时间里烧成一团,然后剥落着沉入海中的情景,让大家瞠目结舌。而那天正好在场的闵越,当即表示他想要订购一批。加上来自宜城水师的对于火星弹的订单,差不多火星弹和猛火油的全部研发费用,都由东平军方报销了。更大的冤大头则是去了一次春南,召集来不少胡商、春南海商和南洋海商的萨米尔家族的高级执事阿萨德。在阿萨德先来到月牙岛,准备和叶韬等人一起前往宜城参加七海商社及其旗下商户的“订货会”之前,叶韬专门指示为阿萨德表演了一次猛火油的攻击。虽然报废了一艘老旧的商船也算是笔不小的开销,但换来的则是阿萨德的恐怖的订单。阿萨德扔下了十万两黄金,购买了三具喷射装置和十五个大皮囊的猛火油。这些猛火油足够让三具发射装置进行三十次齐射。足够阿萨德的舰队一段时间的自保,以及让他回到波斯地区去演示给钱多得烧得慌的萨米尔家族的长老们看了。而这次将猛火油出售给阿萨德,则让阿萨德彻底相信了萨米尔家族在东方,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除了最真心的盟友,还有谁会将这种几乎属于传说的恐怖武器交给他们,让他们从此在海盗和其他觊觎他们的财富的人面前有了更大的底气。至于付出的代价,在阿萨德看来,那是完全值得的,甚至,他觉得是很便宜的。更让他觉得惊讶的是,他当初只不过是随口提了一下希腊火,没想到在一个月里,往返了一次余杭之后,叶韬这个神奇的少年就已经几乎提制出了这种东西。在崇信英雄、神祇与先知的国度里长大的阿萨德,简直将叶韬当作是工匠之神的化身。

两天之后,当阿萨德在穆罕默德的陪同下出现在宜城,在七海商社主持举办的商品订货会上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随后得知这同样是叶韬的主意,他不禁要怀疑,到底是什么样的神格眷顾能够让这样年轻的少年具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叶韬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是天才,这种形式的订货会,虽然以前他从事的算是创意产业,不用挤在这样的群落里兜售商品,但广交会之类的盛况还是多有耳闻的,只要将自己对于这种展会的构想大致向七海商社的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高级执事们一说,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自然会有大批商业精英去摸索、去布置这样的展会。而这样的展会也将随着组织经验的丰富而越发完善。

这一次,七海商社组织的订货会,基本上是内部摸索阶段,针对的客户群也都是有着强大购买力的胡商,展会对七海商社内部是不收取任何进场费之类的费用的。胡商们可以由阿萨德和穆罕默德签发入场证,而其他人,不算是哪里来的,只要有七海商社成员引荐,都可以入场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