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叶韬呵呵笑着。竖起了双手大姆指,大声夸道:“高!实在是高!”

第一天的考核,就在叶韬师兄弟两人精彩绝伦的表演中,在大家的啧啧称奇中结束了。而第二天进行的叶劳耿老爷子的考核,同样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叶韬和赵大柱展示的都是极端性的能力,而叶劳耿则将一个传统木匠所需要的全部本事展示了一遍。他用了一整天时间打了一张木床……这是他当年出师的时候的考试题目,这么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拿出全套活计来。锯、钻、刨、凿、雕……一系列的手艺在叶劳耿的手里表现出来,让那些有足够眼力的工匠们看得如痴如醉,看到了这位当年的宜城第一木匠到底为什么能称第一。老爷子的手底下,每一种技术都是那么扎实,他很少做无用功,很少做多余的动作,动作充满了力量和节奏,充满了工艺性的美感。

老爷子的身体还是那么硬朗,做完全套活还精神奕奕,虽然他的这个第一木匠的名称当年是因为叶韬的异军突起而早早的失去了,但这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却是更大的尊荣。叶氏一门上下这样的表演,彻底镇住了场面,也让之后所有想要考技师的人不得不掂量再三,但这么一来,技师资格的地位,无形中更高了。

首先让自家产业里的工匠来参加叶氏工坊的资格考试的,正是当年抢着挖叶氏墙角结果被叶劳耿雷厉风行的压制了一把的南阳师家。南阳距离宜城的距离本来就不算很远,师家派在叶氏工坊里学习的学徒学工从来没断过,当他们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就安排了一共二十二个工匠来参加培训,其中有两人获得了技工证书,十二人获得了学工证书……无论师家这次安排来进行考核的初衷是什么,他们客观上都做了一件十分有利于叶氏工坊的事情:让叶氏工坊的等级考试走向更大范围。

而在工坊内部不断进行着考核的同时,叶氏工坊的改革也渐次展开。首先就是培训方面,叶氏工坊成立了习业部,来统辖所有的内部和外部的培训,由于对外的培训和叶氏工坊的考核制度挂钩,那些委托培养方能够清楚的看到他们付的学费到底有什么样的成果,可以说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然后,本来就一直配合很紧密的戴氏营建行和叶氏工坊的建筑部门合并了。这次合并惊人的简单,几份文书发到正在进行的几个工地,通知那么一下,基本就算完成了。帐目和各级员工的收入什么的两边本来就高度一致。戴越阁再稍微花点时间处理一下,就完全没问题了。

生产计划部则比较复杂一些。由于大家都没有这样那样来进行管理的经验,最后决定宜城、丹阳和云州三处工坊先各自建立地方的生产计划部。暂时不进行统一的任务分配,但在研究课题上会互相沟通,进行协调,以免发生重复投入的问题。在大家都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比如半年到一年之后,三处的工坊负责人,也就是他们师兄弟几个加上叶劳耿,再整理出一套能够行之有效的规范。这种局面虽然有些无奈,但和这个时代并不发达的物流行业也有关系,许多生产任务压根没办法进行大范围的分配,要是云州那里要打造一批武器,将任务发到宜城来,那才是大麻烦呢。

而那些牵涉到股分分拆,股权和项目收益权卖断的改革,还有和其他机构的合作方式的变化之类的,则由简在同、史魏和柳青协调。简大同负责进行调研,柳青来负责协调七海商社方面的商家的斡旋,而谈玮馨则制定了史魏来负责九州商社和内府相关的商家的沟通。主要向那些商家说明的是,这种一次性卖断不是叶氏工坊要撇清关系,中止合作,而是为了为大家提供更有效率的技术服务。

而这时候,已经是八月了。叶韬已经离开路桥司,离开云州九个多月了。纵然因为疼爱女儿,因为让叶韬有处理好事情的时间,甚至有在东平的南洋布局里发挥的时间,谈晓培也实在忍受不了叶韬休息了如此之长的时间。自然,同样是因为云州那边的第一阶段的部署已经完成,老将军徐景添几乎完美的完成了对云州军力的改革和调配,现在是进入到云州第二阶段发展的时候了……而这个时候,早就被确定要去梳理云州经济事宜的谈玮馨,应该出场了。

于是,就在八月上旬,在叶韬出海参加虎牙舰上安装的速射弩炮的测试归来之后,敦促叶韬、谈玮馨回朝的“家书”到达了宜城。

第一百八十四章 民营

叶韬和谈玮馨成婚之后,原本两人各自所属的扩卫力量合而为一,加上他们的随从、文书、助手、还有他们两个走到哪里都不会扔下的理财团,现在还有一直跟着叶韬的一小部分内府“学员”,他们回丹阳的整个队伍超过了一千五百人,也算是支不小的队伍了。更别提这支队伍里还有刘勇这样的超一流高手,关欢和毕小青这样的一流高手,以及“清心剑”顾习,周瑞,吴平安这样的准一流高手若干……要说他们两人的护卫力量,比起谈晓培自己身边那些人,都不弱了。但谈晓培却仿佛觉得选样的力量还不足够似的,在他们行进的一路上都责成兵部安排了各地驻军、城防军一路接力随行。而沿途遇上同方向的运输队,也经常和他们打了招呼在后面随行。

这些运输队里自然少不了联邦快递这样的,这个时代最一流的物流企业,却又增加了另一家别具风格的物流企业的车马队伍。这家新生的物流企业的名宇叫“敦豪天地快运”。基本上,这是一家以云州人,尤其是云州部族的青年为主组成的物流企业。原本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几百名云州部族青年进入东平,主要是为了保障云州所需要的食盐的运输。而后,当有一些相熟的商人托他们运送一些轻巧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中间的有些人想起了联邦快递……运送东西和人居然也是可以挣钱的。而后,在谈玮馨和叶韬的大力协助下。这家以红色和明黄色为标志性颜色的车马行开始运营了。

敦豪天地快运的风格和联邦快递截然不同。联邦快递的网络虽然没有遍布全国,但至少也覆盖了东平的大部分地区,他们已经非常熟悉点对点的运输,并且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物流,降低成本,提高物品送达速度,提高旅客行程舒适程度的方法。但敦豪天地快运则不然,他们只着力经营一条线路,那就是从宜城开始。到丹阳然后途径董家集到雷霆崖,再到宁远城,只有在以上几个节点周围,他们才负责将货品递送到户。而客运业务更是仅限于这条道路上经过的地方。但是,那些部族青年们的一次无心之举,让敦豪天地快运在那些在云州做生意的商人心目中的印象提高了许多。那是一位商人的妻子,将一些家乡土产托敦豪天地快运送到丈夫手里,让丈夫在异乡能过上一个不错的节日……当地特有的一个小节日。而当敦豪天地快运将东西送到宁远城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商人已经向西到大仑山去了,去赶和北辽的一次集市。于是几个部族青年换马不换人。一人四骑轮换,终于在节日前一天将东西送到,而那时候,他们所处位置甚至是在北辽控制区内了。

敦豪天地快运的这次远离服务区的贴心服务,在那些中小商人群落里广为流传,而他们的业务量也直线上升。而有一点优势,是联邦快递和他们没办法比的,那就是马匹……联邦快递的马匹可都是采购的,虽然随着云州并入东平,马匹的采购成本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可比起那些部族青年回一次奔狼原就能牵出若干匹马,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要知道,被派来东平做事情的,都不是云州那些部族中的贫困户。他们中间有些人本身就有马群,甚至是部族中有数的富翁。敦豪天地快运只是他们这些人保障云州食盐供给之外的消遣而已……敦豪天地快运在进行客运的时候,甚至经常诱惑那些坐车的乘客骑马来加快速度,不会的还负责教会为止。而这一举措居然成为敦豪天地快运的客运业务的独特优势,吸引了大量年轻的旅客。有些人甚至就是为了跟着这些天生长在马背上的家伙们学好骑术,在里面几个客运段里来回跑了好多次。而等他们和那些部族青年们混熟了。甚至可以比较便宜地买到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