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对于叶韬来说,多一个绝大部分人都是贫寒士子出身,有吃苦求学经验,品性积极向上的绣苑系官员加入,恐怕他都不会感觉到什么。

叶韬对于莲妃的省亲的大部分活动一点兴趣都没有,尤其是最初那段在余杭拜祭家宗祠的活动。最不能忍耐的是莲妃一行从丹阳出发居然要花上一个月还多才抵达余杭。而最耽搁时间的,就是那些步行开道。决定着整个一行人速度的来自春南的仪仗。春南从来就不是一个有着良好骑兵传统的国家,一直遵循古礼的春南在仪仗方面也只能如此。这可把叶韬郁闷坏了。由于道路工程的推进,由于四轮马车技术日渐成熟,机械的甚至第一代液压独立悬架都已经诞生,还有大量的马匹资源,作为云州经略使的叶韬虽然要经常往返于叶氏工坊、宁远城、绥远城、雷霆崖,但云州上下都知道,在能保持还算是舒适的情况下,叶韬一行的标准速度是每天两百里到两百六十里之间。而这种速度甚至还包换了中午休息的大半个时辰。

原本就觉得去春南纯属无聊的叶韬对这样的行程极为不耐,当着常洪泉的面就发牢骚说余杭值得看的也就是那个正在修建的钟楼工程。而莲妃车驾从丹阳到余杭的这点时间,就算沿途风物再好,按着他的行程速度,看个十遍八遍都不是问题。

莲妃和春南使臣自然是怒不可遏。尤其是莲妃常菱,她早就觉得这次省亲的行程可能有些问题。原本自己的衣锦还乡,显示她的威仪。同时通过春南王室的动作来再次提升她在东平王宫以及朝局上的影响力的安排,很有可能被一大帮人搅局。名义上“伴驾”随行的叶韬丝毫没有要伴驾的意思,而和省亲团一同出发的由池云领衔的军官团,由谈玮莳亲自率领的东平年轻士子和“文化访问团”压根不怎么搭理莲妃,对她的许多要求彻底无视。

其实,叶韬、谈玮馨、谈玮莳所有折腾出来的东西里,唯有弈战楼的讲解大厅里不断上演的各种剧目让莲妃十分喜爱。这一次常菱特意要求刘湘沅组织了一个剧团随同去春南,差点因为刘湘沅提出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而搁浅:没有合适的场地。

讲解大厅这种典型的舞台结构在春南完全没有现场的类似的场所。谈玮莳组织并资助,现在由刘湘沅负责剧团带起的种类剧目和剧团。已经无数次抱怨讲解大厅里容量不够大,而仅仅只有这个标准的舞台。也让档期完全排不过来。就在上个月,刘湘沅的剧团精心准备了三个月的歌剧,也仅仅只能上演了四天一共七场就不得不为又一次的行军棋公开赛让道,让大家怨声载道。讲解大厅的这种超级紧张的档期安排,恐怕要一直到明年开春,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的兰心大剧院完工之后才能有所改变了。

而兰心大剧院,作为叶韬百忙之中进行基本建筑结构和声学特征设计的建筑,最大的剧场大厅可以容纳一千四百名观众,有着这个时代最理想的声学特征,也为若干年后进一步安装其他类型的设备留下了余量。另外还有六个小型的,可以容纳一百人至三百人不等的小剧场,来适应不同类型的需要。在建造完成兰心大剧院之后,负责施工的叶氏营建行所有的施工队就将全部去去州,开始大家期待着,憧憬着,想象着的东平北方最新一座城市的建造工程,可能今后几年里都不会再回到丹阳,让胃口已经随着这些年来不断的惊奇而口味越来越大的丹阳人再次惊奇了。

但丹阳人并不着急。相比于北方那座还没有定名的城市的诸多先进理念,丹阳的确有些老迈了。在北方那座城市建成之后,丹阳的全面翻新工程就将启动,而那个新的丹阳执行的设计和建造标准是:未来整个中土大陆统一国家的国都。

相比于东平人昂扬向上,不断求新求变的态度,春南,尤其是春南的国都余杭,的确显得底气不足。如果不是戴越阁在谈玮莳的要求下带着两支施工队奔赴余杭,在短短一个月之间将一座空置很久的宗庙建筑彻底翻修改建,莲妃常菱邀请刘湘沅的剧团在余杭演出的想法就只能落空了。但常菱,却一点都不想为了这事情承叶韬或者和叶韬有关的人的人情。她将这些事情当作是另一种耀武扬威。

但春南方面,尤其是常洪泉却不能强迫叶韬接受他们的安排。叶韬承诺向春南销售的大量优质军马,以及叶韬私下里和他达成的,一搅子让他在春南内部无论发生什么都足以自保的合作协议,再加上他本身就不怎么看莲妃常菱顺眼,常洪泉最终提出了一个让叶韬觉得可以接受的方案。叶韬将不和省亲的队伍一起行动,他将首先进入春南,连续走访包括常洪泉的封地金州在内的几个地方,然后在莲妃到达余杭之前抢先抵达春南,配合一系列的活动。然后,他就将在余杭港搭乘东平水师或者是七海商社的船,回宜城,然后从宜城到丹阳,再回云州。

这样一来,叶韬可以达到谈晓培要求进行的对春南的技术潜力的战争生产潜力的评估的目标,却又将行程压缩在了略多余多于两个月的时间里。加上前后往返云州和丹阳之间的时间,也就是四个月,比起先前预计的要半年时间缩短了很多。至于这样的安排会让莲妃越发恼怒,会让春南的诸多官员世族觉得他无礼至极……说起来这些叶韬还真不在乎。谈晓培要求他进行的考察已经充分说了国主的态度。

让叶韬这样的方面大员进入春南考察,自然不能由着他和在云州一样,随时有近千人名各种侍卫和近卫部队随行。随行的安全保障是要交给春南军方的。叶韬对此毫无意见,甚至刘勇、关欢和柳青也都没什么意见,他们亲自挑选出了一支仅仅只有五十五人的侍卫部队。加上叶韬一行包括女眷、近侍和文员在内,总共也就八十二人。但刘勇对春南方面提供的护卫力量的要求却让春南方面近乎崩溃,他简单地说,人数无所谓,不要花里胡哨的仪仗,但绝不能拖延叶韬的行程速度。而这个速度,刘勇很客气地说是日均一百六十里以上。常洪泉倒是很慷慨地协助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让自己的亲兵和春南禁军一同,组成了精锐骑兵分队,来担负这一次的保卫任务。如果不是将自己的全部侍卫都派出去不太好,他甚至想自己独立出了这支部队。这是孙晋的建议,他知道叶韬这一行里随行的几名军官和侍卫对于骑兵技术和战术的精擅。不用他们开口指点,只要跟着叶韬一行来回跑,带着眼睛去看,带着脑袋去学,哪怕只能学个形似,也是很不错的事情了。要知道,叶韬身边的这些人,在骑兵技战术方面的造诣,远远高于血麒军的骑兵部队。

第二百三十八章 梡岱山

就在这种各方都能接受,但却不太和谐的气氛里,叶韬启程了。在和莲妃一行的仪仗一同离开丹阳的第二天,他就离开了从丹阳直走去余杭的道路,折向西南方,首先朝着金州而去。不论是东平还是云州方面,都不会那么简单地将叶韬的安全真的交给春南方面去负责。在叶韬一行身后,最多几个时辰的路程里,两支小规模的军队悄悄缀在他们身后。其中一支是特种营的甲队,目前也就一百五十人的规模,在基础训练完成之后,执行这种似乎不会发生什么的潜行行军任务对他们来说是个调剂;另一支则是从铁云骑、景云骑、霜狼银翼两军、近卫骑兵营、血麟军、禁军中抽调精锐组成的一百二十九名骑兵,这几支部队无一不是战斗力强悍的主战部队,由于名额竞争激烈,这支悄悄组成的临时骑兵队里几乎每个士兵都有绝活。

而这两支部队的任务非常简单,跟着叶韬进入春南,在不被春南方面发现的情况下让叶韬维持在他们一个时辰左右能够赶到的距离内,一直到叶韬在余杭上船。这个任务可是非常有挑战性的。相比于东平,可能春南的军队训练和战力都比较稀松,但那可是在春南境内,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潜行几个月的时间谈何容易。可这两支小小的部队都极为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挑战,正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难度,才让这种行军类型的任务显得十分有趣。实际上,特种营甲队在接到任务的同时就开始刻意误解这个任务,他们的理解是,他们可以被发现是盗匪、马贼、强盗、走私商队、江湖帮派、迁徙的流民……反正不要被当成是东平的军队就成。

或许是出于加强双方联系的意愿。孙晋和叶韬他们通行同行。对莲妃一行来说,对那些预定要在伴随常菱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来说,孙晋对于莲妃一行的确是可有可无。实际上太多人压根没想明白为什么常洪泉会将常槐音这个或许在王室之内不算特别受宠。却没有人质疑她的端容丰姿、没有人质疑她的重要性的人嫁给那么一个“无足轻重”的寒门学子。那不是常洪泉以避嫌,以不欲和世家子弟结亲继续引来朝臣对他的忌惮能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