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叶韬沉吟着。从时间上来说,莲妃常菱还真的没有不在场证明。那天是莲妃回到余杭之后第一次回访夏家的老宅,去看自己的母亲。由于夏府实力庞大,不必担心莲妃安全的情况下,那些侍卫们的确是很懈怠的,并没有从头紧跟到底。而那天下午,莲妃和那些亲戚贵妇见面,和母亲、姨妈等人在一起互诉衷肠的时候,更是晕了过去,被送到府中静室去卧床休养了。实际上完全有时间,只是,之前是怎么商量好这个事情的,又是为了什么目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邢先生,我无法确认那是否就是莲妃。根据清儿姑娘的描述,不能。”叶韬说:“你知道,我和莲妃颇有龃龉,平时能不看到就不看到。哪怕这次我作为东平使团的最高官员,从头到底也没见过莲妃几次。对莲妃,尤其是那些动作习惯,我几乎完全不知道。”

邢思明神色如常地点了点头,说:“如此,那就两手准备了。无论如何,夏府不利于七海商社,不利于东平,不利于大人那是肯定的。对夏府的布置将渐次展开,可以让大人得知,在夏府里我们有暗线,只是不好启动而已,一直留着准备关键时刻再用的。而莲妃殿下的事情嘛,在下不敢擅专,必然是汇报上去的,莲妃在春南不能久留,以后监视控制的工作也不是我能做到的事情了。”

“夏家原来在海上有很大一块生意,必然要和黑鹰帮打交道,能够扯出这条线索来,老夫倒是觉得,很顺理成章,要说他们准备不利于七海商社,太对了,他们要是想有利于七海商社,那才是咄咄怪事呢。”齐镇涛冷哼着说。“不过,邢先生,你所说他们要不利于叶韬,这是怎么讲?”

邢思明直截了当地说:“那个在居贤王府的暗线,是夏家的人。常洪泉还在追查,可那只是做做样子。他已经知道是谁,知道是哪家派去的,但是装傻功力着实精深。估计,常洪泉也是不想那么早就开罪夏家吧。将陈楷的身份传给夏家的,就是那个奸细。夏家急着想要处理掉陈楷,手段就显得很是粗糙了,用的居然是夏家的人脉……的确,我不知道到底他们是不是真的针对叶经略,还是每次叶经略都只是适逢其会,但小心一点没大错。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在春南而已,等回到东平,云州,自然就不是在下的职责了,自有人来关注大人的身心安全。”

邢思明顿了顿,说:“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了。叶经略了解情报局,就应该知道,监视刺探我可以自己决定,但要做什么事情的话,可就没那么大权力了。还是要等着听聂将军的意思……那么大人,您又准备如何呢?”

叶韬侧着脑袋想了一下之后,笑道说:“不准备如何,只准备先去找莲妃聊聊。”

第二百七十章 学得会和不想学

莲妃想要见一下叶韬,通常那得看叶韬有没有心情理会她。而叶韬想要见莲妃常菱,似乎就简单得多。莲妃身边最亲近的女官、管家都是春南人,虽然自从以前在莲妃身边挖出了道明宗的奸细之后对人员的选择甄别严格了很多,但东平方面还是非常照顾莲妃的面子,和她作为一个春南的贵女的和东平有些格格不入的生活习惯,仍然让她自己挑选了这些人。或许是这些人,让常菱能在她作为东平的王妃的职责之外翻出诸多的花样,可这些人却绝对不敢在前去递送立书的刘勇面前拿腔拿调。哪怕,现在是在春南,在余杭。而莲妃这些天居住的地方是夏府。

对于莲妃不住在东平使团的驻地那一大片空间充足、设施完备、装修豪华的院落群,而是住在自己的母家,东平使团中的一些老臣颇有怨言。不管莲妃以前是什么身份,可她现在是东平的王妃,是东平最小的一位王子的母亲。住在自己家里一天两天可以说是怀念亲人,长久没见面了需要时间来互诉衷肠,但莲妃几乎就没在东平使团驻地住过一天,那就不怎么妥当了。东平人倒是不怕常菱说什么诸如她在东平过得不舒心的事情,那大家都知道,实际上之前常菱在余杭也没过得多舒心,这本来就是她别扭的个性使然。却非带反感莲妃的不顾大体,对东平没有认同感,对那些同样居住在使团驻地的年青士子们几乎可以说是不屑一顾。

可叶韬约定和莲妃见面的地方,却还是东平使团驻地,原本应该由莲妃居住,现在却空置着的小楼里。

“叶经略,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情吗?”虽然说起来是双方见面,但常菱对于这种实际上等同于自己被召见的形式很是不满,而她那坚硬的语气似乎能约略透露她的心情。

“大家都开始商议使团回东平的事情了。国子监和太学的学生们和有些人想要再到处走走看看。准备就在余杭就地解散了,然后各自回丹阳。而莲妃殿下。你,我,还有那些有官职在身的人似乎没办法如此洒脱。这一次的行程和任务都基本完成了,下官想请问莲妃殿下,关于什么时候回去,殿下可有了计较了?”

叶韬说得很是客气,但常菱还是愣了下。或许是她不愿意去想什么时候回去的问题吧。在余杭的这些天。她受到的追捧比起过去好几年里在东平受到的同类的待遇加起来都多。如果可以,她真的想就这样在余杭待下去。每天,至少隔天就会有那种她很喜欢的宴会,或者是余杭的贵淑名媛之间的那种私密的聚会。在那样的聚会上,身份、地位、财富是一个人会被追捧或者打压的唯一标准。在各种各样的宴会上,间或有一些年轻英俊的青年吟诗作对,就是为了博得在场那些大人物们的一笑。他们连一句话都不敢说错,唯恐让任何人觉得不快。而在场的这些人。往往就能凭着自己的人脉,让这些贴心、懂事的人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那些当年的颇为亲密的姐妹,现在都争相讨好她,因为她不单单是她们中间地位最高的,甚至于这个地位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一个国主的妃子,和一个帝国的王妃。那是完个两个概念。为了显示和她的亲密,那些当年的亲密姐妹,甚至不惮于将自己的私事讲给她听,光是这些天听到的豢养面首的事情,就让她觉得颇为有趣。别人出尽全力讨她欢心的感觉,对她而言,实在是久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