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没有人爱打仗,孔新华很明白这一点。虽说现在朝野总是在议论到底怎么防御东平,到底怎么才能让北辽不亡,但归根结底如果能够出现一线生机,没人会希望被卷入惨烈的战事,而这是孔新华最可以利用的一点。输血和耗损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问题,现在,北辽能够赢得的每一分钱,每一点力量都会毫无疑问地投入到备战中去,而那会让北辽最后的一点鲜活的力量被慢慢耗竭。孔新华虽然是北辽人,但也同样有这样的矛盾,他觉得,与其打下去,还不如让北辽灭亡在叶韬手里,至少叶韬是个仁厚的统治者。并不是孔新华缺乏对北辽的爱,只是他的确很缺乏对北辽王庭的忠诚而已。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北辽王庭数十年如一日的横征暴敛,不思进取,放任地方官员贪渎枉法,将一切问题都付诸武力解决,北辽现在压根不会沦落到只能被东平压着打的地步。看看东平的崛起,也就是叶韬和谈玮馨这对夫妻这一代人的时间而已。

“大姐,那接下来还是按照计划来进行么?”孔新华认真地问道。

这个被他叫做大姐的人,原本是戴云身边的女侍卫,在孔新华这条线交到叶韬手里之后,她就悄悄来到了北辽,成为孔新华身边的重要臂助,主要是武力方面的。这个女子其实比孔新华还小上几岁,但孔新华面嫩,大家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这样的称呼。这个名叫陈苏的女子,正在策划着对那条和北辽军方有关系的走私线路的最后一击。

陈苏耸了耸肩,一副轻松的样子,说:“还是继续吧。其实,对于北辽的打击非常有限,但在这当口,可以让张慈更相信你。要说你完全没有私心,谁也不信,而且,不是事先已经做好了戏码了么?不用掉多可惜啊。”

孔新华笑了笑。那条不在自己控制中的走私路线,自然是西路军的。他们要走私可不仅仅是为了财货,大部分时候反倒是贴钱出去,购置大量精密器械之类的。现在,打仗是打输了,但现在这情况对于武器装备等东西的需求反而更大,这条线路越发猖獗,而高森旗手下管理这条线路的人之前还能恪守秘密行动的准则,现在则是明目张胆地进入国境就开始公开运输了,让出货的上家苦不堪言。其实,孔新华知道,出货的上家不是别人,就是东平情报局,也只有聂锐这个疯子的手下才敢放任那么多望远镜、计时装置之类的器械流入北辽,似乎一点都不担心。但这个上家伪装得太好了,孔新华很明白这条线路的运作,而现在,到了收拾的时候了。对方今天有一大批货物进入燕京,然后据说是准备将货放给东路军的。一方面,孔新华虽然对老爷子的舰队有信心,但还是觉得让谈玮然、池雷所部孤悬东北太危险了,不能让东路军和其他部队得到进一步加强,另外,他也想展示自己的力量,彻底将货物流动控制在自己手里。而那些通过那条渠道可以弄到的货,他也可以满足北辽军方和其他方面的要求,甚至能弄到更好的东西,自然,他会小心控制这些东西的数量和时间,不然,可就真成了乌龙事件了。而最近的一次,西路军的商队居然和摆明了是孔家麾下的商队发生了冲突,其实也没什么原因,不外乎是两只走私商队狭路相逢,而孔家的商队正在运送一批药材、几台望远镜、若干工具和武器等等,恰好都是西路军想要的。要交出来自然是不肯的,西路军刚采办完自己的货色,自然也拿不出钱来买下,居然想着打欠条的主意,这可是走私这个行当深恶痛绝的事情,一旦出了事情,连找官府仲裁都做不到,只能私了,但对方可是西路军啊。但在被拒绝之后,不知道西路军的商队脑子抽的什么风,居然将孔家的商队围了起来,强行购买下了全部的货物。而这一次折腾他们,基本上就准备说是为了这次事件报复。

“那大姐就看你的了,我可是打不过那些脑子里长铁的家伙呢。”孔新华再次想明白了其中利弊,以及准备在事后如何一步步将事情导入自己的轨道之后,就对陈苏说道。而陈苏嫣然一笑,一点都不像是等下要去杀人放火的样子。孔新华没有跟着去,而是在周围转了一大圈,将那些跟踪他的人都辨认出来了,这才回到自己在燕京的府邸,随后,他要做的就是等待了。

第五百零一章 出气

在燕京西南方两百多里地的大路上,一个车队缓缓前进。为了护卫这四十多辆马车,高森旗居然亲自批准了三百飞虎营的战士们乔装来当护卫,不为了别的,就是因为这一次他们运送的东西实在是非常重要,太重要了。除去他们从固定的几个商人那里搞来的望远镜、精钢打制的骑兵剑,一些铠甲,一些主战部队淘汰下来的瞄准和测量装置之外,还有两台春南制造的飞艇上用的一体式的动机和操控设备。这两套东西是他们在进入北辽之前,在最后一天时间,一个他们原本不认识的人凑上来卖给他们的。负责这次运货的任峰平猜测,对方是春南的暗谍,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北辽能够苟延残喘上一阵,缓解春南的压力。虽然春南和东平是盟国,但东平崛起得太快了,那种压力让人太难于承受了。虽然春南已经有意将东平的军力和军事体制引入控制在一个自己觉得可以接受的地步,东平的军官团已经陆陆续续回国,而春南军中也有了飞艇、弩炮等等装备,但是,他们在这些方面,仍然缺乏和东平相抗衡的绝对实力。如果北辽、西凌能够多抵抗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话,或许春南就能够凭借自己在财力上的积累,在各种人才上的深厚底蕴,卧薪尝胆地崛起……春南的一些有识之士对于这种理想化的说法也未必赞同,在包括江砚在内的许多人心里,阻碍春南发展的并不是他们深厚的文治传统,而是勾心斗角的内耗,但是,无论如何,一些行动还是要做的。

任峰平对于对方能如此准确地找到自己,也颇为惊讶,顿时也明白了过来现在在北辽和东平交兵之时,这边境走私的买卖是越来越难做了,恐怕自己的那个上家,后台也颇有不清不楚的地方。他掂量着回头碰到少将军,请示一下是不是就此收手。在进入北辽边境之后,找来飞虎营护送已经将自己暴露了出来,而让飞虎营化妆,仅仅是掩人耳目而已。

但让任峰平没想到的是,他想象中的最后一单,也是最重要的货物,却愣生生地出了问题。

车队经过了一个夹道而建的小村落。村子里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在浓浓的夜色里,只有些看家的狗吠叫了几声,然后传来一些村民的呵斥。夜间大队人马通过,对于居住在燕京附近的这些百姓来说,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安然通过这种适合伏击的道路,仍然让任峰平心头一松。再向前十几里地,就是西路军在燕京城外,专门用来接应走私货物的一个山庄,到了那里,就彻底安全了。

一名骑士提着灯笼站在前方路边,看到队伍过来,大声问道:“是任先生吗?”

任峰平策马而出,看了一眼那身着山庄家丁服色,却明显有军旅气质的骑士,拱了拱手,说:“正是在下。”

“陶大人让我来候着您,您比预定时间晚了快一天,大伙都担心得很。”

“陶大人?”任峰平故作不解地问,“哪位陶大人?”

“自然是……陶冶行,陶侍郎……”骑士催着马匹靠近了几步,让灯笼能照亮他的脸和身形,有些尴尬地说,“任先生,不必每次都来这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