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页

井临池微微翕张着嘴,一脸不可思议。这种机会居然能落到他的头上么?要知道,今天出了这种事情,哪怕砍了他的脑袋,他也会觉得自己倒霉,不敢争辩什么。可是降两级,罚俸半年?这对他还算什么处分?分明是轻松将他放过了。而二十万银子的资金加上五百自己挑选的人员,还有一个独当一面的权限……这分明是在重用他。这让今天战战兢兢的他如何敢相信?但他却也知道,这是难得的好机会,自然立刻叩谢,应承了下来。于是乎,全天下第一个专业反间谍反恐专业机构,却是在如今飘摇动荡的北辽成立了。井临池的级别下降了才几天,却又升了回来,还提了两级。原因无他,作为独当一面的他,虽然不参与朝廷议政,却必须了解朝局,知道谁说了什么,这才好去推断各种消息泄露的渠道,所以他得有上朝旁听的最低级别。而作为一个独当一面的部门负责人,他也得有足够的级别去号令下属,也方便和羽林军、东路军、西路军、内卫营等等机构打交道。这么一来一去,井临池自然异常感激国主的激赏,做事越发卖力了。而他最被看中的,却是那实实在在的“常理”二字。能够在自己性命和罪责未卜的情况下冷静推断,光是这份心田的经营,就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不俗。在现在这种时间,看到这一点的人肯定不舍得杀他的。

井临池的预计没错。孤注一掷地发动攻势夺走《雪枭飞艇操作指南》的,果然是春南潜伏在北辽的暗谍。因为觉得在北辽继续潜伏下去,可能意义已经不太大了,各地分散开的暗谍正在准备撤离,这是他们临走前玩的最后一把大买卖。可是,他们却也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另有一帮人,却在这时候盯上了他们。井临池想的没错,西凌研制飞艇到了关键时刻,同样想要这本重要的文书,但他们比春南人迟缓了一些,错过了机会,可他们却在春南的暗谍中有自己的暗谍潜伏着……一场伏击,正在悄悄谋划着。

第五百一十六章 紧迫

在连续几天里,燕京周围连续发生规模不小的冲突让北辽朝野暴跳如雷,现在北辽的关防和情报工作,难道已经懈怠到了如此地步了吗?但井临池却迅速进入状况,在国主的雷霆震怒下,他的这个还没有名称的部门迅速集中了来自羽林军、内廷侍卫队、燕京卫戍军、燕京总督府、东路军、西路军等等队伍中抽调出来的精锐之士,还有一些各家族延请的高手供奉,也被临时借调,让井临池在最近这风声鹤唳的情况中能有足够的高手应付随时出现的问题。井临池自己,还有各部门的人自然都明白,这飞速抽调人手组建的新部门,里面各方的势力都有,暂时来说还很难进入状况实际进入防范奸细暗谍的状态中去,但用来应付现在的这种乱局,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井临池知道,他之后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内部人员是不是心齐的问题。现在他虽然统辖着这林林总总几百号人,但真正能够如臂使指的,不过他自己亲自挑的不到三十人而已。他要是能够短时间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再获得国主的肯定,那他的位置就算是坐稳了,不然,以后光是这个机构内部的权力斗争就够看了,不用做事了。

他迅速调集从各部门来的人手两百多人,分成二十余个小组发散下去收集可疑的情报,想方设法搞明白两次袭击发生的前后的各种细节,从而了解到底是谁干的,他们又是怎么干的。

相比于袭击北辽的试验场,在燕京南面的小村落里发生的伏击更令人忧心。

西凌人虽然是以有心算无心,还是在春南人归心似箭的路上下手,本来就有不小的成功率了,但他们在细节布置上的确精到。他们不知不觉之间控制了一个村子,在春南的人马伪装成车马行的一支运输队经过的时候,春南那一行负责打前站的人都没看出来村子里负责迎接他们的那个老村长居然是假的。“老村长”恰是西凌最大的情报机构“天字四号”中北辽方面的负责人“老头”杜明。

春南一行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穀中,一直到吃完饭的时候,他们才察觉有些不对。春南方面虽然有些粗心大意,但对食物和饮水还是非常小心的,而他们中还有随队撤退的专为暗谍提供各种治疗,对医药了如指掌的医生老李。老李到底叫什么名字,已经不可考,他自己快二十年没用原来的名字,都未必记得了。但就是他,从食物和饮水中辨认出了无色无味的迷药,而春南方面迅速开始筹备反制……当一场争斗在深夜,在双方都以为是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几乎同时发动起来之后,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大战。由于双方都有众多身手高强的刺客、武者类的人物,也都有精强的指挥者和睿智的参谋,这场战斗从具体的战术指挥上来说堪称经典,但双方互相绞杀,却也显得异常惨烈。西凌方面没有能顺利将自己的伏击贯彻到底,但他们毕竟事先占据了优势地形,还是很占便宜的,最终西凌方面以九十四人阵亡的代价,夺得了他们想要的《操作指南》,而在急急逃离发生战斗的地点,会合接应人员之后,又有四个重伤者死去了。付出了如此的代价,西凌方面倒是觉得还是挺值得的,对于现在的西凌,这本《操作指南》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可是相当关键的。接应人员里,有对飞艇技术十分熟悉的人,捧着《操作指南》一遍遍地阅读,喜不自禁。

话说西凌在飞艇设计制造上下的功夫可着实不小,仅仅这位吏属天字四号的名叫杜仲的家伙,为了摸清一些规律,可是把东平境内所有的航线都坐了不止一遍,还借着其他名义,想方设法地搭乘过传信局的专用高速飞艇以及联邦快递、敦豪天地快运的送货飞艇,一次次反复观察飞艇的运行规律,以及那些暴露在外面的机件之类的东西。杜仲出身工匠世家,叔叔是现在西凌工部员外郎,但他自小还是喜欢手艺活,对于仕途的兴趣不大,可没想到,却走上了技术情报的道路,还干得相当不错。杜仲甚至还参加过叶氏工坊宜城总部的学徒考试,虽然考上了,但他在确认了要能够接触到比较关键的机构至少得三五年时间之后,很快就借故离开了学徒的课程。杜仲也算是个很有天分的家伙,对飞艇又极为痴迷,现在,他几乎可以随手就准确绘制东平各型飞艇的外观图和暴露在外面的机件结构图。他对东平各型飞艇,以及其中一些改型的熟悉程度,甚至大大超过了东平的许多技术官员,甚至超过叶韬等人。毕竟哪怕是叶韬、赵大柱、叶劳耿、钱顺等人,也不可能随时跟踪每一型飞艇的研发和细小改型。

由杜仲确认了《操作指南》的价值,说明这些伙伴没有白死之后,西凌的情报人员们就得开始操心到底怎么才能比较快,又能够安全返回西凌,将这份东西送到。

“杜仲。”“老头”杜明吩咐道,“你带两个人一路向南,想办法到东平境内,然后一路搭乘飞艇,到南边去找清风镇老姜,他能安排你安全回去。”杜明思虑再三,决定还是让杜仲带着东西和他们分开。杜仲的战斗能力实在是不值一提,但他本人和这本《指南》却又太重要了。

“可是,你怎么办?”杜仲皱了皱眉头问道。

“嘿嘿,我们么……就地分散,然后和北辽的这帮人好好耍耍。春南方面要能够阻止人马对我们不利,怎么也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当先我们要应付的,还是北辽的内卫……这些人,以以往交手的经验来看,我们虽然现在力量大损,但还是可以周旋的。另外,毕竟我们和春南方面不同,他们是全面撤出,而我们分散在各地的机构还在,我们只是集中做好这笔大买卖而已。”杜明解释道。他和杜仲没亲戚关系,但有着同样的姓氏,加上挺喜欢杜仲那认真工作的性子,两人也算是颇为相得。

“这太危险了吧……”杜明犹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