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无线电报机,基本上就是叶韬坚持下的产物,但当试制出第一台测试机型的时候,谈晓培都惊动了,他亲赴刚铎,随后去了叶氏工坊研究院,在那里亲自验证了无线电报机在二十里,一百里,二百里三个距离上先后实现通信。之后,当无线电报的通信距离达到一千里的时候,他就拍板订购了二十五台,为东平各支主力军队配备上。而这一次带到东北边陲的电报机,更是最新的型号。

“不过,现在的电报机,也因为距离太长了,可靠性还是有些下降。所以估计得采取多次反复发送进行校验的方式来保证不至于出现发送错误。尤其是发送比较长的电文,恐怕得一天两天连着进行校验才行,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比我们原来的方式快得多。”

“这是自然……真没想到……以前,所谓的军情瞬息万里都只是想想而已,没想到,现在却居然真的能够做到了。”谈玮然不胜唏嘘道。

“这也是没办法。本来,以作战指挥而言,最多也就需要三四百里的无线电报用于传达军令罢了。但一旦疆域扩张到一定地步,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势,一台无线电报机,可能是完全掌握一片土地的重要战略资源。东平,现在已经有天蒙城以及涯州两片不接壤的土地了,以后,恐怕还会有更多的这样的地方。没有可靠的通信,实在是很让人不安。至于可靠性的问题,只能等着一代一代地改进吧。”叶韬继续解释道:“现在这种无线电报机,只试制了三台,一台在丹阳,一台正在刚铎安装,还有就是这台了。回头,等再试制几台之后,会想方设法在海上某处设置一个中继通信站,宜城和镇宁关也会安装,然后你们的通信就不必依赖一对一的电报机进行反复校验了。几处的电文一凑合,怎么也知道你们在说什么了。”

叶韬跑去了天蒙城?这对于北辽来说绝不是好消息。多少年来,刺杀叶韬、谈玮謦等人的部署,从来没有中断过,但要成功确是难如登天。而在天蒙城,虽然说起来是距离北辽势力更近的地方,但真正对这一处的战局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做这种无用功。北辽自己把自己推上了和部族不共戴天的局面,也从来没有在部族中遴选培植过什么暗谍。他们自己手里的人和部族这边的人,形象体貌等等相差都太远了,部族的千奇百怪的土话,更是可以让任何暗谍崩溃。现在北辽在距离天蒙城不远的几处隐蔽地点,的确有十来个精干的斥候,身手也都不错,但想要混进都是部族和东平人的天蒙城,绝对是痴心妄想。

叶韬在嘉门镇停留了一天多,之后就前往天蒙城。天蒙城可能是有史以来建设最快,却也最昂贵的城市了。选址之后,只在附近建立了几个大型砖窑,提供城市建设中用于辅助位置的砖石,其他绝大部分材料,都是从宜城装船运过来,然后再从港口一路运过来。考虑到天蒙城作为一个重要的要塞都市,以及运输的便捷,城墙的砖块完全采用师家的工坊最新研究出来,名为“金刚砖”的特殊城墙用砖。这种砖块的密度和一般百姓家里建房用的红砖也差不太多,但坚硬程度只比天然岩石略逊一筹。这种砖的研发成功,可是让师家上下兴奋异常,师家从早年就一直紧紧跟随叶氏工坊的脚步,在各种技师的培养上不遗余力。师家的砖窑是在他们当年和叶家合作,开始参加叶氏工坊的工匠考核的第二年就建立起来的,原本是想乘着叶氏工坊蓬勃发展,尤其是叶氏营建行总是能接到最好的项目,他们想凭着脸熟,好歹跟着发点小财,当一个长年的优秀供应商。一般砖瓦材料,自然不可能值得叶氏营建行不用当地砖窑生产的材料转而用他们的产品,但师家用了三年时间,成为全国最好的琉璃瓦、空心砖、耐火砖、硬质砖、耐腐蚀耐水蚀材料的供应商。刚铎、丹阳的建设,都仰赖师家的砖窑甚多。师家早年还依靠着叶韬提供了琉璃瓦、空心砖的工艺才起步,但逐渐,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累积,已经让叶韬都有些瞠目结舌了。师家现在有全国各地的各种泥土、石材的最全面的样本库,有一整套能够将沉重而极大量的砖块运输到全国的物流体系,有大大小小,用于生产各种尺寸的砖瓦材料的砖窑一千七百个……金刚砖,或许只是这种长年积累下,再正常不过的爆发罢了。而在这种材料诞生之后,光是来自东平朝廷的订单,就足够师家忙活上三五年了。正是仰赖于这种硬度和密度都很合适的材料,天蒙城才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很有些规模。

天蒙城采用的是很特别的方式来建设的,最后会成为一个正八边形的天蒙城,首先建设的位于八个顶点的五层高的炮楼,随后在炮塔之间将一段段城墙建立起来。再之后,才是城市内部的各种设施。做天蒙城的设计方案的是赵大柱。手艺精湛到让人匪夷所思的赵大柱,虽然在城市的美学规划方面,大概是几个师兄弟里最差的,天蒙城是他第一次涉及那么大规模的营建工程,但他的想法却很朴素,也很实用。整个天蒙城建立之后,哪怕一直到最后一个炮塔,都能够形成不断抵抗的态势,不会因为一个城门,一个部分的沦陷而整体沦陷。但在考虑一边作战一边施工的需要的时候,赵大柱只好把那些现在已经成为新建城市的规范的下水道体系,都留在外墙完工之后才进行了。叶韬到来的时候,八个炮塔里完工了六个,而面向北辽一边的城墙和城门则已经先期完工了。一旦遇到北辽攻击,天蒙城恐怕只能作为一个堡垒群而非一个城市来进行全面的防御,但现在来看,北辽恐怕没什么机会了。

第五百三十二章 发展

叶韬和赵大柱已经很久没见过面了,在天蒙城能碰上,也算是巧合吧,师兄弟两人在整个工地上巡弋,一边商量着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之所以赵大柱要亲赴天蒙城督造,也就是因为在这里碰到的各种问题太多了。叶氏营建行在堡垒式建筑方面不太擅长,在天蒙城上,除了部族青壮、北辽的战俘负担基础的重体力工作之外,负责有技术含量的建造工作的是谈家将山堡的营建队。赵大柱的身份能够压得住这些和谈家多少带着些亲戚、心高气傲的家伙,而赵大柱从最简单的手艺一直到最复杂的炫技型手艺全部能掌握熟练,也能够在碰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能给出解答。

“如果顺利的话,不用一年……按照现在的进度,算上冬季不宜施工的冰封期,到明年开春也能够完成大体工程,但是下水道之类的设置,恐怕还得花上至少两年到三年,一步步来了。分区开挖建设,然后最后并轨投入使用,这一套我们可是越来越熟练了。”赵大柱笑着说。

“大概不会那么顺利。”对着师兄,叶韬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哦?你要抽调人手?”赵大柱立刻就明白了叶韬的意思,建设城市自然是个和战事、政治外交紧密相关的事情,他哪怕再鲁钝,也明白的。

“对,我要加快战事进程,不准备让北辽再过一个冬天了。”叶韬说道。

赵大柱皱了皱眉头,但随即还是理解地咧开嘴笑着说:“也好的,打仗打太久了毕竟不好,速战速决……暂时来说可能死人会多点,不过,还是合算的吧。”

叶韬说:“是这个道理吧。”

赵大柱点了点头:“没事。这里反正也暂时用不上,你不用考虑太多。前面打起来,你是不会让北辽人有办法打到这里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