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常博鸣被调走了,汉威十分意外。常博鸣走的时候只是说中央需要他去后方办航校,没有多解释,但送别会上,汉威明显看出他的神伤。

常博鸣的飞行技术和战术都是首屈一指的,为什么要调走他呢?

常队长对大家欣慰的说:“兄弟们,你们都是中国的精英,中国可用的飞行员寥寥无几,你们是精英中的佼佼者。空军是各军种中当之无愧的贵族,有一览天下的气势,中国的抗日打鬼子就靠你们了。”常队长激动的热泪盈眶,喝过酒把酒杯向地上狠狠一扔,碎在地上,笑了说:“中央已经答应,马上就去美国购买先进的战斗机,估计再过几个月,就能有新的飞机了,这些老爷机,就可以停下来了!”

大家听得欢欣鼓舞。

常博鸣走后,新来的队长叫钱伯庸,一副儒将的派头,美国军队的做派,官架十足。汉威心里不是很喜欢这个人,总觉得有些言过其实的油滑。

钱伯庸做了大队长之后的全部经历就放在检查军容、宿舍卫生,甚至会检查飞机的清洁。汉威在平时防务训练上问他的任何问题,他都避而不答。

汉威知道钱伯庸对他已经是忍耐再三了,从钱伯庸来的第一天,拍着汉威的肩对他和气的说:“杨队长是龙城杨司令的弟弟,真是将门之后呀!听说杨队长在西安剿总就年轻有为,同何总座还有同门之谊~”汉威听到钱伯庸对他的背景如此了如指掌,想他这个人就不简单。

空军司令命令各大队队长和重要负责人立刻去西京开会,也不知道有什么大事发生。钱伯庸点名带了汉威前去,汉威猜想是那批新的飞机到了,估计要商量如何分去各战区的事宜了。

到了西京才知道,原来是为了协调作战的部署。而会上空军司令宣布了条不好的消息,由于日本已经封锁了中国的海岸线,所有新买的飞机根本不可能飞入国境。

没有可用的武器,对军人意味着什么?汉威烦闷之余,也不好多问。但还是奇怪这等硝烟四起的战乱年代,不该临阵磨枪去买飞机吧,为什么早不准备。

谜底还是张继组无意对他揭开了:“威儿小弟,听哥哥一句话。你呀,要多学学你大哥的城府,别学胡子卿那直来直去的臭脾气。为什么飞机不早买?你还看不出个眉眼。你给中央写的那个建议书,为什么没人理你?你以为天下就你杨汉威一个人聪明,看出来要改良空军防务。就你傻,还说。也就是大家看在你大哥的面子上不敢动你。那买飞机的钱去哪里了?是总座夫人拿去国外银行生利息了,说是飞机买早了也跟不上时代,什么时候打仗买最先进的。有道理吧?结果战争一打起来,海岸线先被人封了,想买了又弄不进来。嘿嘿,傻小子,你就老实点儿吧。依张大哥的意思,你还是回龙城躲你哥身边去安稳。这‘老爷’飞机就是飞上天,保不住会不会牙口不灵出点事,你多尊贵的身子,杨七爷、胡少帅的魂可都在你身上呢。”

汉威回到队里,都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噩耗告诉队员们。

参谋长叫了汉威开会,说是苏共联军那边,派了几个飞行员过来支援,并且不久苏共还会支援八架先进的飞机供飞鹰队使用。柳暗花明又一村,汉威兴奋不已。因为他前些时候去开会,新来的飞行员已经分配完毕,分到他队里的有两名,正好汉威的中队前些时候阵亡的“小山东”的空缺还正发愁如何补人。汉威看了看新来的两名队员的履历,不由大吃一惊,其中一个飞行员名叫“樊小亮”祖籍龙城。

“亮儿?”汉威惊讶得如同在云里梦里。一年不见,小亮已经晒黑了很多,但还是那么精瘦。

“小叔,怎么你在这里?”小亮兴奋的迎上来,汉威一把紧紧的抱住他。

汉威把小亮带到他的宿舍,听小亮讲了他在苏联的故事。如何上学、学俄语、去开飞机、被送回来抗日。小亮兴奋的告诉了汉威两件让汉威没吓昏的“喜事”。小亮结婚了,同肖婷婷,而且他一口一句的“小肖同志”已经怀孕了,现在在跑后勤工作;小亮加入了苏共,他认为这是他的一个新生,是他政治生命的开始。汉威气得发疯,婚姻大事,本该父母做主,如今招呼都不打孩子就有了;虽然现在国共合作,但总有抗战胜利的一天,大哥毕竟是党国要员,小亮这么做简直不管不顾了。想想小亮走的时候,留给大哥那封绝情的家书,声称从此同杨家不再有任何瓜葛,汉威心里就怒火中烧。更何况小亮闯了大祸就一走了之,叔侄重逢,他竟然都没问一句他这个包庇他潜逃的叔叔有没有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