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周叔入营。相见毕,章邯问道:“项羽为何要与我军议和?”周叔道:“鲁公久攻关中不下,现赤日炎炎已到夏季,士兵心生倦意,故而要与泾阳侯商谈和议。”

司马欣笑道:“莫非尔等贼党心散,各怀心思不肯并力而战?”周叔嘿嘿一笑,说道:“实不相瞒,咱们各路诸侯之所以兴兵不过是想平分关中富庶。今劳师动众已有数月,早就不想战了。奈何那项羽独断专行,不许众人离散。大家畏惧他,只有呆在这赵地不敢离去。”

章邯哦了一声,问道:“魏地去年收成如何?”周叔叹息一声,说道:“去年岁末,我大魏还未复国,刀兵四起,哪里谈得上收成?从老百姓裤腰带省出的粮食,都拿来赵地作了军粮,士庶过得实是苦不堪言。”

章邯哑然而笑,又问:“那项羽想如何商谈法,是本侯去往楚营,还是项羽来我秦营?”

周叔道:“自然都不是。双边各带军士百人,皆不许披甲带刃,明日午时于两营之间的武安君墓相会,商谈和议。”

武安君即是已故赵大将军李牧。赵王迁误听谗言,诱杀李牧全家。百姓怜之,收敛李牧尸体,葬在此间。

那武安君墓距离楚营有三十里,离秦营却只有二十里。若有变故,说起来秦军这一边还占了便宜。章邯仍然摇头,说道:“不行。那项羽能以一当百,本侯只带一百军士太少。”

周叔微微一笑,说道:“那么泾阳侯多带一百人便是。”

章邯乃道:“就烦周将军回去告诉项羽,说明日正午本侯准时到来。”周叔呵呵一笑,道声:“不见不散。”拱手离去。

周叔走后,众将问道:“大帅为何同意与项羽议和?”章邯笑道:“贼党缺粮矣,又各怀鬼胎,此正是却敌良机。本侯明日便假意同意休战议和,待各路贼军尽去,再突然攻击。那楚军无诸侯军援助,孤军一旅,定可大溃之。”众将连声称妙。

司马欣道:“须提防敌军使诈,要劫持大帅。”章邯道:“本侯对此已有虑及。明日先派出探子于那武安君墓周围埋伏,看项羽是否只带了百人。本侯带的两百人,以将佐乔装,可保无虞。”

李烈笑道:“何不明日擒了那项羽,贼军群龙无首,必然众心离散。可一战而尽全功。”章邯摇头道:“小不忍则乱大谋。那项羽勇武过人,两百将佐未必能擒住他。若惹恼了他,就坏了破敌大计。”李烈拜道:“大帅深谋远虑,末将不及。”

※※※

次日午前,秦军探子来报,项羽只带一百军士去往武安君墓,并未使诈。那章邯便即放心,带了两百战将乔装的军士,前去相会。

只见项羽据了一案,早已端坐等候,身边士卒皆穿便装,并未携有兵器。

章邯笑道:“鲁公来得好早。”项羽起身,说道:“泾阳侯果是信人,并未爽约,请坐。”

章邯便在项羽对面坐下。项羽又道:“给泾阳侯斟酒。”便有军士手提一盘,托着酒盅酒壶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