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近身与那赵将搏杀,韩淮楚有把握可以在一招之内了结他性命。只是如今隔了一个宽阔的偃月阵的月轮,那赵将又是存心防备,隔了这远的距离将他钉死取敌军上将性命只能在传说中出现。

久未听到的铜锣声再起,那赵军的车悬阵已经布好,又开始发动生猛的攻势!阵前依然是三十几人在厮杀,其余的人都手提木盾提防着汉军随时飞来的冷枪。

杀声再起,赵军是求胜心切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雪耻,汉军是悬崖搏斗只能拼死抗争。此番战斗,不仅赵军换了生力军,汉军也趁着赵军换人之机将阵前一拨战得精疲力竭的儿郎换了下来,激烈而残酷的搏命又在那弧顶处上演。

若是任这事态发展下去,汉军将士的性命又将迅速流逝,依然是撑不到明日天明!

如履薄冰的人就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韩淮楚眼中寒光闪烁,心中杀念顿生,喊一声:“取枪!”

汉军都是惊诧不已,“赵军大将有铁盾护身,又是刻意防备,莫非大将军还要用冷枪来刺他性命?”

这种任务就算换了那神功盖世的项羽来,也不可能完成。韩淮楚有自知之明,当然不会这么打算。

他那枪投掷的方向不是要往前,而是要向天。直拳打不中你,就给你一计勾拳。

正面的一枪必然会被那赵将看死,而从天而降的一枪绝对出乎那赵将的意外。枪的出手就像那弹道的轨迹,只要计算好角度控制好力度,一枪刺脑,那赵将猛得可以居然不戴头盔,命中必死无疑。

这事说来简单,做起来有多大的难度系数可以想象得出。只要那出手的角度与劲道有一点偏差,这一枪就打了水漂,还会引起那赵将的警觉不会给你下一次机会。

便有汉军递上来一把长枪。在投掷之前,韩淮楚还要做些准备,分开那赵将的注意力。

“袁千,你听见本帅声喊,立即动手用枪去投那厮!”

直拳与勾拳加在一起,就变成了组合拳。直拳是虚招,真正致命的是那勾拳。

袁千是心领神会,高声称喏,提起一枪,也爬上人梯。

韩淮楚手中紧紧攥起那枪,心中算计着枪出手的角度,精气神提聚至极限,脑中一片澄明。

只见他挥腕一掷,一枪投空,那枪直向天空插去,丢得是又高又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