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多次出使匈奴,与匈奴高层能谈得拢,对汉匈边境情况了解颇深。

经过那白登之战的生死考验,刘敬对自己的忠心无须怀疑。

于是刘邦当庭宣布,任建信侯刘敬为代国丞相,即日离京前往中都。

那刘敬虽得刘邦器重封为一国丞相,在满朝文武眼里还是一个农民。尤其是那沛县一帮老臣,对他压根就瞧不上眼。

“刘敬一介耕夫,如何能治理国事,抵御匈奴?”有希望但是没有被刘邦挑中的几名文臣武将,谈起这事就酸溜溜充满嫉妒。

于是刘敬离京之日,就只有薄妃母子为他送行。

※※※

“匈奴雄踞大漠,当年皇上都险些为胡虏所擒。丞相去往中都,将如何抵御匈奴铁骑?”临别之时,十里亭处薄妃问诘于刘敬。

“为臣当效舞阳侯(樊哙)连庄之法,修筑长城,以烽火传递警讯。一旦有匈奴袭扰,则周边皆知,互为救援。”刘敬的回答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

“丞相之言甚善。”薄妃颔首嘉许道:“然匈奴骑兵以游击战法著称,往往袭扰得手劫掠人丁财物立即遁去。其来去如风,令我汉军追之不及。舞阳侯防御匈奴之法,虽国土不致沦丧,然边民深受胡虏之苦。这几年来,也不知有多少村庄被匈奴洗劫,多少儿女落难异邦。丞相对抵御胡虏,还有良策乎?”

想不到一个宫闱中的妇道人家竟有这般见识。那刘敬被薄妃问得一身冷汗,惶恐道:“为臣愚钝,只能想到这些。不知娘娘有何计教与为臣?”

“匈奴强在有骑兵之力,而我汉军多为步卒战马稀缺。丞相去后,当不遗余力繁殖马匹加强贸易,争取三年之内建成一支骑兵劲旅。只要来袭扰的匈奴人被重创一次,再不敢有余人踏我国境。”薄妃不慌不忙说道。

刘敬闻言大为敬服,说道:“娘娘慧眼如烛,见识远在为臣之上。为臣去后,当谨记娘娘之言。”

※※※

那薄妃如何有这般见识?原来是韩淮楚所教。

那日刘邦封刘敬为代国丞相,薄妃又告假回到娘家,专程来向韩淮楚请教守边之法。

“吾乃江湖一飘萍客也,不通兵事,如何能为娘娘献策?”韩淮楚支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