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页

没有实例,他们就去破获一个一个案子,研究一个一个犯人。

他们将要面对城市人群,进行技术总结把那些虚浮的理论,落在实际。

城市里有这么多的人,其中就会有一些人,会是潜在的凶手。

如果他们能够提前把这些人找出来,那就是证明犯罪心理有实用性的最好方式。

最初的想法是翁玉华提出的,具体的操办人却是随良逸。他很快拉来了华都总局的王少谷帮他们进行布局,又找来了同样研究心理学的张君之实际操作。

他们选址这里,改建了一处无人的破旧厂房,以路牌号挂牌372研究院,很快开展了起来。

翁玉华最初的想法,这里是要搞出成绩才能够让外人知道的,所以各种的流程都是能简就简……最初的时候,372心理研究院就是作为犯罪学数据储备,心理监控机构成立的。

随后他们开始打着心理研究的幌子,吸收社会资金用于研究。

在那个年代,借助王少谷的关系,他们得到了学校的配合,进行了面向学生的心理筛查,对潜在高危人群进行登记。

翁玉华承认,他们有些急功近利,操作也并不规范。

但是他并没有想到,后来所发生的一切……

科学和理论没有对错,可是当操作者心中有恶,灾难就会降临。

翁玉华捏紧了手杖,在此之后的二十年,他才逐渐知道他当年的抉择养出了一只庞然怪兽。

他们的平步青云是踩在一条一条人命之上。

他们的双脚,早就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

建立了372心理研究院就宛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最初翁玉华没有亲自了解过那些人是怎么样让研究院运转的,他只是会得到一些数据,看到加工过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