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风起青萍之末

如水剑道 花淡茶浓 2111 字 2022-11-14

佟春溪尚不能洞悉他的用意,便试探道:“那么,尉迟道兄,这其中内情如何?不妨先说予师妹,我好与观中几个主事之人商议一番,给你个确切答复!”

尉迟渊叹了口气:“割袍绝交之事,发生在太微宫里。当时在场的,除了我和玄同老弟,便只有宫使王缙和洪太祝。此事颇为伤感,我出来后从未提起;方才去过的几家道观,近日倒也接待过玄同老弟,却也未曾听他提到。那么只有可能是太微宫的手笔了。”

佟春溪疑惑不解:“这又是为何?”

尉迟渊蹙眉道:“太微宫自八月十五端正月‘观月论道、斋坛演武’事情过后,意图便已经明显,当时你观中风夷子师妹也在现场。这个王宫使召我等过去,明面上是想博取各观所长、统而合之,以为朝中效力。实际上却是合纵连横、植入嫌隙,欲叫我洛阳道门之人互相争斗、自行瓦解,再令行营军官逐一收至麾下。这等分而化之的阳谋,我等纵然想到,却也因想法各不相同、而难以招架。”

佟春溪又道:“既洞悉其谋,必有应对的方法。为何又如此灰心?”

尉迟渊沉吟半晌,方道:“这却是世道人心如此。只说观月论道那晚,王宫使几句官话一出,各人反应,便都颇耐人寻味。有趋炎依附的,有虚与委蛇的,有义愤填膺的,也有置身事外的。所以王宫使这类朝臣,单以权谋拉拢一批、分化一批、打压一批,便可离间我等。后来又将玄同老弟与我绝交之事抛出,便是要洛阳修道之人人尽皆知,叫洛阳道门众人离心离德、分崩离析!此等计策,已经近乎歹毒了!”

佟春溪却也叹道:“只是那一场席卷半壁江山的兵祸,凡忠直良善之辈,慷慨殒命的,便已记不清有多少……反而是些贪生怕死、奴颜婢膝之辈,活下来的却是颇多。如此延宕百年后,骨气尽磨,血性全消,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便可想而知了。”

尉迟渊面色微惭:“我最初认识那王缙时,他却还未居高位。虽知此人偶尔用些非常手段,却也没有那般不堪,只不过是习惯揣摩上意、兼好大喜功罢了。况且这王缙也非凡庸之辈,出身河东王氏,蓟州之乱中追随天下兵马副元帅李光弼,立下赫赫战功;其兄王维当日被贼首囚居洛阳,服药自痢,视死不降,一首《凝碧池》传遍朝野,便是灵武登基的那位圣人,都颇为推崇。”说到这里,竟有些愤怒起来,“今日方知,喜弄权术之人,必薄世情而寡恩义!他如今虽身兼数职、位高权重,却佞佛成性,又欲借滔滔权势,打压我道门中人。我尉迟渊与他从今往后,便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佟春溪温言道:“那么公孙玄同与你割袍断义,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尉迟渊痛心道:“我知玄同老弟心意,与我割袍绝交,只是不愿牵连于我。前几日他独自在洛阳城中奔走,除了顺手除掉一些害群之马,也有串连道友、壮道门声势之意。他将家传剑法如种子一般洒下,总会有道门中人承他这份恩情,往后若有事,也必能遥相呼应。只是太微宫既要分化道门,必不会坐视我等抱团,玄同老弟此举可谓是‘兵行险招、祸福难料’了。如今还须看王缙后手如何,我们才好再做些努力。”

佟春溪也点头道:“确也只能见步行步。他既与你绝交,那么两观弟子中,纵然有平日相熟的,以后再交游时,便也该避一避旁人耳目了。”

二人又断断续续聊了半晌,尉迟渊又将“联络各观道友、一齐去太微宫面陈隐情”的计划细细说了,听了些她的意见,将全盘计划做了些完善。才谢绝了午斋,行色匆匆地往下一处道观去了。

佟春溪看着尉迟渊匆忙离去的背影,又想起前几日公孙玄同也是这般匆忙、前往各处道观传授剑法的背影,不禁叹息而笑。

风乍起,将纷乱的银丝在鬓角划过,又遁出窗棂,在院落里缠起龙旋,将几枚枯叶卷着、去往那不知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