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言传身教

如水剑道 花淡茶浓 2280 字 2022-11-14

然而这夜,公孙真人却没有再考较他的剑法,反而有几分如释重负:“冲灵子,算算时日,我教你剑法已满一年。你在这短短一年中,刻苦习练,进益神速,我是很欣慰的。”

杨朝夕亦回忆起这匆匆而过的一年,心中百感交集,不禁眼眶微红:“观主本是当世英豪,也曾身负捐躯许国之志,弟子在洛阳,听春溪婶婶说过些您的往事。若非当年朝中张九龄一系多被罢黜、贬谪,李林甫、杨国忠这等奸佞上台跳梁,您大概这时,已是声名不弱于郭子仪、李光弼的名将了。”

公孙真人笑道:“你这小弟子,偏偏提这些作什么!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自来就不是什么稀奇事情。我辈男儿汉,岂能因此便整日哀愁嗟叹、如闺中妇人那般?

我当年愤而入道,不过是用了个‘障眼法’,要有心之人以为我已心灰意懒,才好保住有用之身。然而修道,却非不得已而为之!你师傅长源真人也是自小修道,你又何曾听到他心志萎靡过?

况且救世之法,也非只有一途,你若再多读些诗书,这其中许多道理,自会不言而明。”

杨朝夕又想了想道:“弟子回观之前,曾绕道杨柳山庄住了几日。听关世伯说起十多年前的事情,您那时便已在奔走呼吁,串连这洛阳四周山中的团练乡勇,要大家齐心图存,甚至驰援官兵杀灭贼兵。如今想来,那是何等勇毅、凶险之举!

我爹爹虽是在河东战场上亡故,但我和我娘,始终以她为荣。如今知道这许多事后,从心里面便也以观主为荣!”

公孙真人平静道:“冲灵子,你却不必抬高于我。适逢战乱,谁不想活命?但总要有人抛去苟且偷生的心思、站出来举一举义旗,让这亿万天下生民,能够提振起复国的希望来。你也在洛阳呆了许久,可知为何?这许多道观中,只有老弱道士、反极少见到青壮道士?”

杨朝夕转念一想,确是如此!自己初时到得洛阳城里,心里已隐约有些奇怪,觉得每处道观中,似乎都生机不足、过于寥落。

如今被公孙真人反问,才深以为然,于是回道:“弟子不知!不过确如观主所言,洛阳城中道观,不但多有损毁痕迹、观中也都冷冷清清,似乎人丁不旺的样子。”

公孙真人叹道:“当时贼兵陷城,数日不封刀,将洛阳城杀成了血地。有景龙宫道人串连各观,组成小股杀贼队伍,在城中负隅抵抗。

后来景龙宫一众道人被尽数屠尽,其他各观也是死伤惨重,我上清观派出的文虚子等人,也是在那时,全都以身殉国。

其余各观为存下道门根苗,才不得不曲意降敌,只在暗中做些动作。而串连各处之责,便落在了咱们这城外翠云峰的上清观身上,若咱们再不担起、还能等谁来担起这职责!”

杨朝夕拱手道:“弟子领会了,盛世退避其身,乱世当仁不让。天地不仁,运行有常,我辈修道却不是一味逆来顺受,总要振臂持剑、为生民杀出一条血路。”

公孙真人抚了抚杨朝夕的发髻:“正是如此。我少年时也是任侠轻狂,想凭一腔武勇成就耀世之功,后来想想,也是可笑。如今时移世易,其中许多关节、我已推想清楚,这套剑法倒也不必偷偷摸摸地去传授了。甚至我这一世会的东西,也不必再遮遮掩掩、秘不示人,正好趁着身体尚好,便都教给你们。只是,”公孙真人顿了顿,突然笑道,“今后便不必再如此、半夜叫你过来传授了。”

杨朝夕拜道:“弟子明白,以后与众师兄弟一道,继续受您教诲。”

公孙真人点点头:“所以今晚过来,便是向你说明这些。那位吴正节天师,虽与你忘年之交,但你仍要尊他、敬他。他一向慧眼识珍,不惜降尊纡贵、与你结交,其中的拳拳栽培之意,你不但要领受,更须谨记在心!”杨朝夕点头应下。

月轮晦明不定,北风时紧时徐。两人踏着这幽暗月色,向观中而行,不久便消隐在漫山寒夜中。

惟余一株古木,擎着冠盖、沐浴寒月,对影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