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携诗酒,醉春风

如水剑道 花淡茶浓 2310 字 2022-11-14

“小生崔珙!是琬儿的五哥,素来仰慕豪侠。今日左右无事、故不请自来,交个朋友。哈哈!”崔珙言语洒脱、更无世家子弟的架子,倒也颇对杨朝夕脾胃。

两人客套几句,

便在桌案边坐下。崔珙也不啰嗦,抬手将两只牛角杯安放好,又从怀中抽出一道葛巾、蒙在杯口上。这才熟练地掫起三彩双鱼榼,将暗红的酒浆倾倒出来,盛满牛角杯。整套 动作行云流水,一看便知是懂酒之人!

崔珙掀开葛巾、捧起一杯,放在杨朝夕面前。自己则端起另一杯道:“晚禽渡洛水,落日满春山。此情此景,先干为敬!”说完,仰头喝下。

杨朝夕心知儒生最好以诗佐酒,自然不能冷场,便也端起牛角杯:“捧酒翻急浪,覆杯作险峰。好酒!好诗!当浮一大白。”说完,一口把酒喝干,又将牛角杯倒扣案上,俨然一座小山。

“妙极、妙极!”崔珙笑道,又将酒杯置好,重新给两人筛了酒,又捧起一杯喝下,“酒气兼豪气,侠风带晚风。昔作邙山弹剑客,今为崔府鼎食人。”

杨朝夕心中苦笑:还来?我一介武夫,哪里有这等诗才?于是端着酒杯、僵滞良久,竟无言以对。

崔珙抓住把柄,大笑道:“吟不出来?倒也容易!你自罚三杯,咱们再重新开始!”

杨朝夕眉毛一扬:“慢着,有了!媚骨惭风骨,才情胜世情。昔作寒窗灯下客,今为雁塔榜中人。”说完,从容一杯喝下。

两人相视大笑,继续对酌起来。不觉间天色渐黑,三彩烛台上的白烛,燃烬再添、添过再燃……如是几根后,满满一榼酒浆,被二人喝得涓滴不剩。

崔珙酒力低微,待要站起时,只觉头上昏沉、脚下绵软,不知今夕何夕。无意间看到杨朝夕腰间鱼符,不禁笑道:“杨、杨少侠!我爹是爱才之人……有了这鱼符……洛阳城夜、夜里也逛得!”

杨朝夕扶住崔珙,笑着回道:“果真如此?咱们不妨乘着酒意,出去游逛一番!”

崔珙眼睛一翻:“骗你干嘛?咱们这便一道出去……看、看哪个武侯敢拦……”

两人勾肩搭背、踉踉跄跄走出客房,果然看见贴身书童和婢女,正立在一旁等候。二人看见酩酊大醉的崔珙,赶忙上前托住,匆匆向杨朝夕行过礼后、便搀扶着崔珙回房去了。

杨朝夕转身阖门,体内周天运转下,脸上酒红便迅速消褪。想起方才酒中一番乱谈,却从崔珙口中,知道了不少崔府之事。

譬如崔珙,便是崔曒宠妾所生、实为庶出之子,而崔琬却是崔府主母所生、是为嫡女。

好在崔府中,嫡庶区别不大,一切府中扶持、都要凭才学禀赋去获得。因此,才能历经数代而不衰。

“书生意气,性情中人。倒是个有趣的朋友,值得一交。”杨朝夕笑着喃喃道,不禁又回想起下山以来的事情:

算算时日,罗柔师姊葬下、也有几日光景,而自己欲探查的幕后之事,却进展缓慢。又在崔府白白耽搁了两日,实在不该!

想到此,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愧意来。决定明日晨起、再去见一回张武侯,看讯问凶犯是否另有所获。然后再拿着崔府颁给的鱼符,去通远渠、洩城渠那边疏浚河道的地方,试着探查一番,看崔府的鱼符到底有多大排面、能不能找到些蹊跷之处。

盘算已定,杨朝夕重又回到榻上,趺坐行功,经宿不息。

次日清晨,东天霞光绽开,洛城千门万户、都被抹上了一层金色。

杨朝夕吞吐完东来紫气后,缓缓舒出一口浊气,更觉神清气爽。这才蹬上高头履,向门口走去——门外已有婢女送来早斋,尽管以如今修为,可以短时间辟谷,但人间美味、岂可辜负?

杨朝夕抽开门栓、打开门一看,却是小苹亲自提了木匣、将早斋送过来。

“杨少侠!昨日来寻,你不在屋内。只好今日借机过来了。”小苹笑道,泛起一对浅浅的梨涡。

“姑娘找我,有何见教?”杨朝夕一面打开木匣、将饭菜捧起来嗅嗅,一面顺口道。

小苹咯咯一笑:“我家六小姐让传个‘口谕’:昨日你们散去后,她和家主打了赌。近日家主便会给你派一桩差事,若你完成得好,小姐自然与有荣焉;若你不堪大用、办砸了差事,家主便会把你赶出去。”

杨朝夕苦笑道:“我、我招谁惹谁了?这差事可以不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