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蹈火如夷,步生莲华

如水剑道 花淡茶浓 1909 字 2022-11-14

还留在渡头上的、便只余下洪治业安排的伏兵,以及为数不多的祆教教徒。

那掉头奔回画舫的“小蛮”,才是货真价实的圣女小蛮。知道这一点的,也只有护在小蛮周围的杨朝夕、以及画舫中吐纳疗伤的柳晓暮。

一群身着绛红莲蓬衣的教徒,虽不知这个“圣女”的真假,但回护之心、却是毫不动摇。眼见那洪治业竟带了一队人马、衔尾追来,似乎将宝押在了他们护持的这个“圣女”上。便纷纷止住身形,挥起双戈,与这一队人马搏杀起来。

杨朝夕运戈如风,好似一只暴怒的螳螂。脚下“一苇渡江”轻功使出,身形更如飘蓬,在壮丽斜晖下、拉出道道残影。

与他对招之人,虽还蒙着面巾,手上一柄铁剑、使得却是家喻户晓的“公孙剑法”。再看他头上胡乱绾着的道髻,便可确信这厮,亦是道门中人。而肯被太微宫驱使的道观,用脚指头去想、也能大致猜出,无非是通玄观、景云观、龙兴观、福唐观中的道士。

通玄观观主曲炳玉、以及及观中道士,晌午时刚与他交过手。曲观主一手“追风剑法”虽可圈可点,最终还是败在了他的“裴旻剑意”之下;便是凌厉迅疾的“捕风捉影手”、也被他“百兽拳”所破……曲炳玉生性暴躁狂傲,但一旦灰心丧气地走了,断然不会再厚着脸皮再杀个“回马枪”来。

至于景云观的道士,刚入香鹿寨时,便在他怒然出手之下、折损大半,此刻定已回城治伤去了。因而眼前道士,无外乎出自龙兴、福唐两观。再观他一手“公孙剑法”颇有几分神韵,便可断言,定是出自公孙真人曾往授剑的龙兴观了。

这道士不徐不疾、稳扎稳打,却是不求速胜,想来是存了拖住杨朝夕的想法。毕放眼瞧去,数十个手持双戈的教徒中,也就这一个攻势最盛,且身法不凡。其他的双戈卫与之相较,便如土鸡瓦狗一般,不过十息后、便纷纷落了下风,竟是敌不过洪治业带来的伏兵。

杨朝夕既猜出这道士来历,便更懒得与他纠缠,忽然双戈一钩一挑,令他爆开空门。旋即飞起一脚,却是“夺槊拳”中的腿法,结结实实踹在他膝盖上。只听“咔嚓”一声脆响,这道士已惨呼起来,身形登时不稳、一头栽倒在地,再也站不起来。

杨朝夕不敢恋战,忙向小蛮靠去。

方才交手中,他已无意中瞥见七八个头戴箬笠的渔夫,正自扁舟登岸。悄悄摸上来后、竟没有逃命,反而将小蛮围了起来。当此之时,便连瞎子也能瞧出,这些渔夫、皆是为阻截圣女而设的伏兵!

渔夫们掀了箬笠、便向小蛮丢来。杨朝夕目力颇健,一眼便看到那箬笠边缘、缀着许多尖利的竹片,若被打中肌肤,不免血溅当场。

小蛮见回船之路被阻,当即停止脚步、自背后抽出那许久不用的连枷短棍来。只见她腰肢如柳、出手如电,只一通眼花缭乱的快劈猛扫,登时将飞来的箬笠悉数打开。

那七八个渔夫、自然不止这点手段,一面快步欺身而上,一面从腰间竹筌中、摸出尺许长的柴刀。照着小蛮凹凸有致的身躯,毫无怜惜,劈斩而下!

小蛮虽遭围攻,却是忙而不乱:身形翻腾挪移,莲步亦真亦幻,忽如鸢飞鱼跃、毫无阻滞,忽如穿花粉蝶、趋避从容。娇躯颤颤间,仿佛那一对绣履之下、并非杂草丛生的河岸,而是莲叶田田的荷塘。

杨朝夕看得目眩神惊,暗叹这等身法、已不在“一苇渡江”之下了!不禁想起神都苑望春宫那夜,小蛮跳的那一段惊鸿舞,与眼前这奇特身法、竟似异曲同工。

于是他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轻身功夫?”

小蛮回眸,嫣然一笑:“公子,这叫‘步生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