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折中之法

如水剑道 花淡茶浓 1963 字 2022-11-14

田承嗣言罢,渠岸哄闹声愈演愈烈。

元载刚一软倒,登时便有两名英武军校尉急奔上来、一把搀住,抬上肩舆。又向太子李适告了罪,才仓皇而去。

田承嗣见元载急怒攻心、竟然昏死过去,也是大觉意外。当即收起方才狂放无赖之态,遥遥向太子李适拱手道:“剑该由谁掌,望殿下主持公道。”

太子李适暗舒了口气,微一沉吟道:“不知灵澈方丈有何高见?”

灵澈方丈不喜不怒,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老衲虽捉匪有功,但宝器如何处分、实不敢擅专,一切但凭殿下教谕。”

众人听罢,不由在心头暗骂灵澈方丈一声“老狐狸”。太子殿下向他问策,他竟装傻充愣、避而不谈,又将这皮毬踢了回来。

太子亦深感无奈,只得将目光投向李长源与萧璟,示意二人快定个计策,解了这当务之急。李长源眼眸微转,已有了定计,只是囿于自己身份、恐难服众,便伏在萧璟耳侧,一通低语。说得萧璟双眉又跳又拧、时紧时松;太子看了,也是一脸茫然、不明所以。

少顷,萧璟掸了掸衣袍、眉眼舒展开来,向众人作揖道:“诸位、诸位英豪!本官乃河南尹萧璟,且听我一言。”

见众人喧声渐小,萧璟才又徐徐说道,“今日诸位闻讯而来、不惜性命相拼,足可见对‘如水剑’孜孜以求之心。然今日距四月初九尚有些时日,若将剑匣交于行营、藩镇、道门、释门、游侠任何一方代掌,只恐皆难服众。

故本官想了个折中法子:只须将剑匣悬于众目睽睽之下,再请各方每日各派五人、共聚于那悬剑之所,昼夜盯守,须臾不离,便可确保这‘如水剑’不被有心之人掉包。待四月初九城开之时,再由各方共取之,送至‘神都武林大会’四方台上。不知此法可行否?”

众人听罢,略一思忖,便即纷纷点头。旋即又就何处为“众目睽睽”之所,争论不休,各持己见:

有人建言将剑匣悬于长厦门城楼鸱尾之上,有人建言剑匣可置于正平坊鼓楼中,也有人建言将剑匣悬在南市牌楼匾额之上,更有人建言将其挂在皇城端门檐下,以太子之守备、想来无人敢去造次……争来争去,莫衷一是。

萧璟见状,只得又道:“本官是乃河南尹,若诸位信得过、不妨将剑匣悬于河南府衙对面影壁之上。一则府衙门前开阔,不易埋伏杀手、细作,且足够各方豪侠汇集盯守;二则我河南府并无夺剑之心,还可令不良卫四面巡视、驱逐闲杂人等。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半晌未争出个子丑寅卯,见萧璟提议颇有些道理,便又纷纷附和。

诸般计较已定,众人终于将目光投射到“金银丝网”这边。

田承嗣咬牙切齿:“此二匪杀伤我魏博镇藩兵多人,便是碎尸万段、也难平本王心头之恨!便请诸位容我天雄卫出手,好将二匪射杀,再开网取剑。”

哥舒曜亦是面色阴沉:“二匪先是哗众取宠,后又凶相毕露、强夺宝剑,的确该杀!我步射队亦可出手,将此二匪射作刺猬,再悬于定鼎门外、曝尸三日。此事便不劳烦雁门郡王了。”

李长源见两位郡王杀气腾腾,必欲将“雌雄双霸”除之而后快,连忙拱手道:“今日各方混战、死伤无算,倘或当真一笔笔梳理下来,岂止二匪该杀?我等各方人马中难辞其咎、且当以死谢罪者,绝不下百人之数。

此二匪亦是为夺剑而来,恕罪贫道直言,杀伤实在有限,只不过势单力孤、又落入彀中,便要被我等先行处决。那后续各方之间的死仇,是该冤冤相报、还是一笔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