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朕与先生解战袍

当年的网络恶搞:

朕与先生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

刚子相声的定场词: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秦邵当年感兴趣,曾偶尔查过来源。

好像是嘉靖帝朱厚熜写的,名字就叫《送毛伯温》!

当时安楠的莫登庸父子有异心,嘉靖就派毛伯温去平安楠。

毛伯温确实是个人才,这人既懂得军事攻略,又会文官那套政治攻略。

他当时他调集两广、福建、湖北等官兵12万余人,分三路包围莫登庸。

又向安楠官兵宣传“揖让”政策,后不费一刀一箭平定了安楠,靖边安民,创造了明朝有史以来兵不血刃的战绩,

这毛伯温果然是人才,自己幸好先前没在人家面前关公耍大斧!

第二日,秦邵等一早起来,吃了早饭,就准备出发。

毛管家代表毛伯温来送行,秦邵有些遗憾。

要知道让那毛御史给自己留几个字以作纪念。

那家伙以后可是要做太子少保的人。

只是如今急于赶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挥别毛管家,秦邵等人除了开封府继续上路。

“爷,这当个宗室其实日子也不好过,想想还不如咱们小老百姓自在,纵然没有那些俸禄,至少有能力还可以靠咱们自己打拼。”

韩瑾蓉路上跟秦邵感叹道。

秦邵其实也赞成韩瑾蓉的看法。

如果是他,真过不了那种日子。

其实很多宗室也一样,特别是那些有能力的旁支,如果自己打拼应该比那些领那些俸禄过得自在,只是机会被扼杀了罢了。

出了开封府往北,路况相比较在中原的时候差了不少。

中午在路边休息的时候,韩瑾蓉可能是先前吃的不舒服,加上山路颠簸,有些晕车,躺在马车里跟散了架一样。

毕竟只是个小姑娘,先前他们逃难的时候纵然吃了不少苦,但一路基本算是不行。

这马车路上颠簸,且为了赶到容易落脚的地方,他们走得太快,难怪她会不舒服。

刚开始的时候,不舒服她也不吭声。

还是秦邵觉得她太过于沉静不对经,才发现她晕车的。

他们到了一处相比较宽阔的路边休息。

秦邵让小三子弄了糖水,自己端给她喝。

她有些晕头转向,也不再避讳那么多,就着秦邵手里的碗喝了下去,才舒服一些。

“有没有好些?”

秦邵有些心疼。

韩瑾蓉点点头,却支支吾吾,似乎欲言又止。

秦邵以为她还是不舒服,很是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