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娇娘春闺+番外 笑佳人 817 字 2022-11-14

虽然如此,赵宴平还是不舍妹妹,道:“总是外放也不是长久之计,难不成你们一辈子都不回京城了?”

谢郢笑了,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我与小樱还年轻,嫡母却已经五十了,哪里用等一辈子,且京城风云变幻,几年以后这京城会变成什么样,谁说得清?”

赵宴平眉峰微挑。

谢郢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转移了话题。

第115章

谢郢十九岁高中探花, 在京城颇有才名,他自愿放弃留在翰林院,外调去了武安县。谢郢担任武安县知县三年, 颇有政绩, 深受百姓敬仰,回京后直接封了正六品的京官。如今他有意外调, 永平侯跟吏部的熟人打点了一番,找到一个从五品的山西朔州知州空缺。

朔州比武安县距离京城近多了,有什么急事快马加鞭两三天就能赶回来,永平侯觉得不错, 问了谢郢, 谢郢也满意,永平侯就托吏部的熟人将谢郢的名字顶了上去。

吏部每次拟任新的官员名单, 都会写折子请皇上过目定夺。

从五品的知州不是小官了, 淳庆帝看折子看得很认真,瞧见谢郢的名字, 淳庆帝挑挑眉, 问吏部尚书:“谢郢这小子才回京两年多, 怎么又急着去外放了?”

通常都是地方官争破脑袋想进京, 京官外调, 要么是升官被委派以重任, 要么是同级或降级调去地方, 这种都算是一种惩罚。像谢郢这种年纪轻轻、前途大好且家里也有背景的, 居然出现在外调名单上,八成是他或永平侯的主意。

淳庆帝觉得, 谢郢如此优秀,永平侯不至于因为儿子是庶子就故意将人往外撵, 肯定是谢郢自己想去外头。

吏部尚书也琢磨过此事,回家他还跟妻子纳罕过,说不懂永平侯是怎么想的,没想到妻子一句话解了他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