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娇娘春闺+番外 笑佳人 791 字 2022-11-14

“我愿意等,要你管。”

官靴与绣鞋踩得积雪吱嘎吱嘎地响,小妇人撒娇的声音难掩喜气洋洋,雪花似乎也受其感染,轻快地飞舞旋转起来。

第167章 后记01

赵宴平一回京就接了个可能会得罪宣和帝的案子, 宣和帝正式表态之前,阿娇与赵宴平都无法预测结果,自家沾了事, 为了避免给亲朋好友带去麻烦, 一家人就没去任何故交府里走动,反倒是亲戚们主动登门来瞧他们了。

现在宣和帝升了赵宴平的官, 还在朝堂上夸了赵宴平一顿,众人后知后觉地回过味儿来,原来宣和帝根本就没想偏袒什么表弟表哥的,只是借着这个案子瞧瞧大理寺一干官员的公允之心罢了。

自然有人后悔没能坚守本心, 但那都与赵家无关了, 危机解除,一家人都是喜气洋洋的, 正式预备起了过年。

大雪下了两日, 放晴之日,也是官员们放年假的第一日。

赵宴平与阿娇决定先带着孩子们去给卢太公请安。

年初的时候卢太公过的八十大寿, 一家人远在江南没能赶上, 这次除了去探望老太公, 也是要补上寿礼。不提师徒间的情分, 就说卢太公对赵宴平的帮助, 如果当年不是卢太公支持赵宴平破绣娘一案, 又怎么会有后来赵宴平的初露锋芒?

阿娇、赵宴平都很感激卢太公。

孩子们就是单纯的敬爱卢太公了, 瞒着爹娘也都准备了自己这份的寿礼。

赵宴平与阿娇坐了一辆马车, 孩子们坐了一辆,三兄妹都长大了不少, 五口人再挤一辆也太寒酸,赵家好歹也是皇亲国戚了, 多买一辆马车还是买得起的。

“大哥你要送老太公什么?”六岁的赵昉先问兄长。

孟昭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解释道:“我做了一首贺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