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人议事(二)

第一章国人

戎人,是指居于华夏北方诸国之间的一些小部落,亦或者未开化的小国。

伊洛之戎,居于伊水、洛水之间的山林之中,俨然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

辛邑在伊、洛之间,靠近伊洛之戎,时常受到其骚扰。

秋收刚过,戎人再次袭来,想要劫掠辛邑。

戎人派遣使者告诉辛邑,只给他们三天时间准备粮食,如果三天后没有足够的粮食,他们就亲自来“取”了。

这在辛邑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应对之法无非三种。

其一,组织国人对抗,不过辛邑人口不多,一般都要联合其他公邑一同对抗。

其二,乖乖纳贡,将粮食给戎人,只要他们的要求不要太过分。

可是这一次,戎人突然出现,直接堵住了辛邑唯一出山的道路,随时都可以攻入辛邑。

在占领道路的第一时间,戎人就摧毁了辛邑的烽火台,并且告诉辛邑如果敢点燃狼烟,就将辛邑所有人杀个干干净净!

而环绕在辛山的青水,因为连天的暴雨,河水暴涨,河流湍急,根本无法行船了。

想要联络其他公邑或者都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第二条,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可行。

今年王室的贡赋增加了,倘若给了戎人,那么秋后王室的贡赋该怎么办?

到了这个地步,樊米也就提出了第三个方案。

那就是献女了。

将辛邑的女子献给戎人,以求的戎人的退兵。

可是这个方案,在辛又这里无论如何也是通不过了。

“戎人,兵马几何?倘若集齐我全邑之力,可否抵抗?”

辛又问道。

这前任之主确实庸碌,竟然连这么关键的信息都不知道,就提着一把剑冲了出去。

勇而无谋,怪不得被人架空。

司徒樊米道:“此次伊洛之戎,共聚集了大约两千余人,全部都是轻甲长刀,堵住了我们下山的路,我们如果尽力阻挡的话,恐怕。”

“是啊,今年青水暴涨,淹坏了他们的庄稼,所以倾巢而出,肯定不会轻易退兵的。”

一位樊氏的老者开口道。

国人议事,都可发言。

尹氏也有子弟道:“我们固守在山顶,绝对可以支撑好几天,等到水退了再去求援,有浦邑相助,定然可以击退戎人!”

“尹求,就我们辛邑的兵力,不足五百人,一天都撑不住!”

“尹氏想建功,自己去打戎人好了,何必叫上我们一起送死。”

“上一次不是都定好了吗!把那贱女子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