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陶匠父子

告辞了樊米,辛又跟着樊豆来到了陶坊。

说是工坊,其实就是樊豆的家。

院子里有一口小小的陶窑,堆放着不少陶器。

在春秋时代,陶器制作已经很成熟了。

像辛邑这样的小地方,也有自己的陶匠,而且一两个人就足以完成所有的工序。

“咳咳咳……”

里面传来一阵咳嗽声。

樊豆赶紧跑进了低矮的土坯茅草房。

“爹,你怎么样了。”樊豆的声音传来。

“死不了!去看看窑火灭了没有!一大早就跑出去,我这陶坊算是完蛋了!”

啪!

屋子里传来器具破碎的声音,随后辛又看到樊豆抱着头跑了出来,后面一个瘸腿的老头子拿着一根棍子,朝着樊豆头上打去。

“住手!”

辛又大声呵斥,阻挡住了后面那个老头子。

“邑大夫……”

火爆的老头子樊缶,见到辛又方才收敛了起来,赶紧向辛又行顿首礼。

“我让你的儿子帮我做几件东西,所以召他去樊君家中,你为何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他?”辛又问道。

“这小子不成器,我的手艺一点也没传下来,整天就知道……知道乱逛。”樊缶很是激动,不由得又咳嗽了几声。

樊豆跪在一旁,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看着大地。

“这东西是你做的,还是樊豆做的?”

辛又拿起了地上的一个陶鬲。

说是陶鬲,但是又和辛邑常用的陶鬲有所不同。

陶鬲是一种很古老的炊器,可以烧水可以煮饭。

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圆肚子的罐子,最典型的特征是下半身有三个胖胖的、袋子一般的“足”。

三个足将陶鬲的肚子撑了起来,像是提起来的裤裆一般留出了一片空间,这空间就可以将柴火放进去,直接放在地上,不用搭架子也能烧水。

但是这陶鬲,和辛又家中所见的陶鬲还是有所不同的。

“这……是我做的!”

樊缶咬着牙说道:“君子莫要笑话,我年纪大了,做的东西不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