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还罗列出了必需的理论知识。

比如在“魔法理论层次”词条下方,就写着“前置理论:变形术基础;生物变形;人体变形部分理论(另附)”等等一系列复杂的东西。

每一条又在另一张羊皮纸上详细展开。

差不多在接下来半个小时里,他都在完成这一过程。

很快,两张羊皮纸完全不够,教授又拿出第三张、第四张……

一直到海普教授放下羽毛笔,在她面前,已经摆放了九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羊皮纸。

赫敏一脸的不可思议,单单这一个魔法,教授写的东西就比自己发表的论文还要长。

而菲利克斯还在回味着刚刚的过程——

简单说,他将一个魔咒所需要的全部理论知识、施法技巧都尽可能地细化和拆分成多个不同的维度,并将每一个维度都列出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和判断标准。

其实,就是将一个总目标,拆解成上百个可以评判的小目标的过程。

完成了这一步,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让小巫师分别练习,直到达成所有的小目标。最后将它们组合到一起。从而一举掌握完整的魔法。

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巫师遇到任何的障碍都不再是障碍,他们可以按图索骥,查找自身的疏漏,然后有针对性的弥补。

像是一些基础比较好的,比如赫敏,她已经提前完成了一部分目标。

短短九页羊皮纸,却道破了这个魔法的所有秘密。

当然,他的方法并不适合那种“直觉型”巫师——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学会一个魔法的。

菲利克斯心满意足地点点头,除了有一次次“升级经验”的自己,数遍当前的英伦魔法界,又有几人能做到对一个具体的魔咒如数家珍、拆分得如庖丁解牛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