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 尘埃落定

李世民之言绝非敷衍,而是确有此意,甚至就连分封各州的一十三位开国功臣的名录都列了出来,只可惜满朝元宿功臣却并不领李世民的情。

殿中众人,论辅政开国之功,以长孙无忌为冠,长孙无忌当先起身道:“臣等披荆棘以事陛下,方有今日之海内宁一,天下太平,自不愿违离圣前,远赴外州。而如今陛下欲行分封,使我等世牧外州,与迁徙何异。”

长孙无忌的话倒是叫李世民一愣,外封刺史虽好,享世代富贵,但也远离长安了,自也有其弊端,长孙无忌的话也有其道理。

长孙无忌之言防落,于志宁又接着起身道:“我等佐天子立国有功,方得陛下恩遇,以为重臣,加以官爵,得享富贵,然我等子嗣并无功勋在身,有难免才德浅薄之辈,若行分封之制,恐他等德不配位,则后世必婴其祸,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于志宁的话说的比长孙无忌还要直白上几分,大有一副李世民若是分封功臣子弟,便是害了他们子孙后辈的意思,倒叫李世民有些为难了。

李世民看了眼满殿的臣子,又看了看坐在最前的李恪,又对李恪问道:“我儿也是此意?”

李恪起身回道:“父皇荣宠,待儿臣以恩,竟破本朝之先例,赐儿臣分封并州之地,儿臣铭感腑内,然正如众位臣工所言,分封之制不利国之安稳,儿臣为大局计,自请退封,还望父皇恕罪。”

李恪之言一出,李世民一下子陷入了沉思,显然分封之制并不得人心,他又非秦始皇这般独夫之辈,听不得旁人之言。

李世民斟酌了片刻,终于开口道:“诸位之言甚是,分封之事便暂且搁置吧。”

众大臣闻言才微微送了一口气,主强臣就弱,随着大唐越来越强大繁荣,李世民的威望也逐渐高涨,行事也越来越霸道,平时也就一个头铁的魏征敢和李世民硬顶,其他人还真没有那个胆量和李世民对着干,如果李世民硬要分封,他们还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退朝后,李恪刚出太极殿,大理寺卿孙伏伽和大理寺少卿狄知逊便围了过来,贞观七年,原来的大理寺卿戴胄逝世后,孙伏伽便由大理寺少卿升为了大理寺卿,狄知逊便由长安令升为了大理寺少卿,当然这里面少不了李恪的暗中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