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治边如治沙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590 字 2022-11-15

“凉州大地事情多如牛毛,我这个大刺史、大总管根本走不开,圣人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让全州佐贰入京,由他们代替我和各州刺史述职。”

杨集也迎了上去,见他带了这么多兵马,便好奇地问道:“这里离边境颇远,你怎么会在这里?”

杨师道说道:“我听说有支斥候遭到敌军伏击,准备去查看边境各个军堡的防务,正好遇到王叔的巡哨,故而邀请‘小军神’去视察军堡、指点防御得失。”

杨集捶了他肩头一拳,笑着说道:“有你在镇远县,我很放心。”

“我听说突厥军都杀到边境了,大战说不定马上就来。而我只是个纸上谈兵的人,您可千万别对我放心。”杨师道肃然道:“为免空谈误国,王叔最好派几个有作战经验的大将掌管镇远军务,我当一个副将即可。”

“大隋和西突厥打不起来的。”杨集从薛万均嘴里了解了他们遇袭经过,他们本来好端端的从白力城回来了,如果避开突厥军大营,根本就不会出事,可是薛万均那家伙胆大包天、胆大妄为,不但没有避开,反而摸进西突厥军营放火,烧了人家的后勤重地就跑,突厥军能不发飙吗?

不过突厥士兵相当克制,哪怕他们吃了一个天大的大亏,却也只是追到边境,由此也可见泥撅处罗可汗并不想和大隋为敌,否则突厥军哪会这么有礼貌?

杨集不等杨师道询问,就主动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好家伙,真他娘有种。”听完杨集的表述,杨师道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薛万均他是认识的,只是怎么都想不到这小子这么有种,带着五十人就烧了突厥军的后勤重地?

杨集说道:“泥撅处罗可汗本身就已经四面竖敌了,我认为他不会傻到再与大隋为敌,但是也不能盲目大意,你务必严密监视突厥军的一举一动,死死的看好镇远这个西大门,如在差池,我唯你是问。”

“遵命。”杨师道肃容一礼,又问道:“那王叔此行是,是去庭州吗?”

“我确实是要去庭州,不过镇远也在我的行程之中。”杨集微微一笑道:“我来镇远县的目的,是想看看这里有没有葡萄、葡萄干、葡萄酒、穹隆瓜、白叠等特产。”

杨师道为之一怔,随即又说道:“这些东西在镇远县不算是什么稀罕之物,前面三十左右的罗护镇就有白叠子、葡萄园、穹隆瓜,我带王叔前去一观。”

杨集大喜过望,连忙问道:“罗护镇可有緤田?”

杨师道说道:“緤田有是有,不过白叠子早已成熟,全都被百姓收走了,田里只有光秃秃的杆子。”

“不要紧。”杨集回头一挥手,向传令兵下令:“吹号角,让大家加快速度。”

号令吹响,队伍的速度立即加快了不少。

白叠也就是棉花、緤田就是棉田,早在魏晋时期,西域各国就已经从大食引入草棉种子,而西域各国气候炎热,十分适合棉花生长,加之生长期比较短,因此西域各国普遍种植棉花,西域人用棉花织出的白叠布有往返于西域和大食的粟特人收购,然后运回波斯和大食地区销售,只有极少的白叠布销往大隋王朝。

中原也有人在种植棉花,只不过它在中原存在生长周期长、取籽麻烦、纺织麻烦等等问题,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沦为大户人家欣赏的花卉,根本没办法取代传统的桑蚕、麻。

“王叔怎么忽然对葡萄、白叠等物感兴趣了?”杨师道说到这里,忽然双眼一亮,眼巴巴的求道:“莫非叔祖母又有赚钱门路了?王叔,你让我也投点钱吧?”

“杨景猷,你想多了……”杨集闻言无语,各个皇族人家也是吃俸禄的,除了特别受宠那几户,其他人并不比大商贾有钱,也和其他权贵一样,不可避免地经营了一些店铺,只不过他们的生意都由下人打理,自己躲在后面不露面。

老娘和他们不同,她是亲自上阵,所以在创业之初倍受指责、饱受非议,好在杨家没有什么长辈,否则她早就被迫中止了。

可是老娘颇有“横眉冷目千夫指”的气魄,完全不理会那些指责和非议,我行我素的发挥她过人天赋,成为商场上的女首富,现在论起做生意的本事,她绝对是一等一的赚钱能手。而那些“既当‘表’子又要牌坊”的人,见她赚到大钱,于是又争着想投钱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