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一名将军的选择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682 字 2022-11-15

封细夏言、拓跋祖闻言默然。过了好大一会儿功夫,拓跋祖沉声说道:“祁连原素来是两国的战略重地,而且夏有牧草和青稞、冬有高山抵御风雪。我们一旦退兵,隋军绝对会欣喜若狂的占领此地。有没有杀向青海湖区不说好,但是他们一写以此为前沿阵地,威慑我们吐谷浑东西双方。”

封细夏言看了拓跋木弥一眼,低声说道:“可是大可汗让大名王分兵去当金山口,如果抗命不遵,一切后果都要大名王由来承担啊!”

拓跋木弥为之默然,他倒不是怕慕容伏允降罪,关键是祁连原这个战略重地丢失不得啊,它一旦落入隋军之手,那么吐谷浑的牢固防线就被撕开一个最为关键的口子,从此以后,处于极其不利的局面,说是任人宰割亦不为过。但是另一方面却是士气萎靡的军队、大可汗的军令,以及当金山口未知的局势。

另外还有一个二将看不透、自己又不能讲的原因:那就是吐谷浑既然已经和隋朝谈拢了,大可汗为什么还要派兵去增援本就兵强马壮的慕容兆、慕容铁刃呢?要是那边局势不妙,且自己也确实遵照军令行事,恐怕分出去的两万士兵还没到达当金山口,那边就完蛋了,所以这分兵之令,根本就没有丝毫意义。

更重要的是大可汗还要求慕容兆成功撤离之后,让他和慕容铁刃立即返回王城待命,而当金山口的防务,则是交给了战绩平平、威名不显的慕容孝隽。

从这一连串不合理、不寻常的安排之中,拓跋木弥感受到了一种阴谋的气息,他怀疑慕容伏允是打着大义的旗号来夺取统兵大将的权力,实现他一直就有的大权独揽之志。

但是拓跋木弥即便猜到了慕容伏允的险恶用心,也没丝毫应对的办法,因为如今大势、大义都在慕容伏允的手中,如果他敢抗命不遵,不用慕容伏允来定罪,这些士兵都会逃走一大半,一切后果都由他来扛。如果遵守军令,至少能够使本部精兵不受隋军袭击。

至于祁连原、吐谷浑的局势,那就交给慕容伏允觉得忠诚的人来负责好了。

梳理至此,拓跋木弥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他冷冷一笑,语如刀锋的说道:“传我命令,全军准备撤离!”

“我们撤了,祁连原怎么办?”拓跋祖急道。

拓跋木弥一挥手,云淡风轻的说道:“大汗已有万全之策,无须操心,吾等只需遵命行事即可,都下去准备吧!”

“遵命。”二将接过拓跋木弥递来的令箭,退下去传令了。

拓跋木弥望着二将远去的背影,默不作声。

本来他是想自私一把的,可是一想到慕容伏允在他进退两难、生死关头扶了他一把的恩情,冰块一般的心不由自主的软了一些。等他又想到慕容伏允登上大汗之位以后,给了自己大名王之名、给了名王应有的丰厚待遇时,终究是狠不下心来。

思索良久,拓跋木弥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又取出一支金箭,交给了他的长子拓跋永兴:“祁连原乃是我吐谷浑重中之重,一旦落入隋朝之手,隋军定然会源源不断的进驻于此,然后以此为后勤重地,长驱直入的兵围王城。你立刻点齐本部一万精兵,坐镇于此,绝不能放一兵一卒入境。”

“遵命!”拓跋永兴接令欲走,但是拓跋木弥又叫住了他:“等一等。”

“父亲有何吩咐?”拓跋永兴转身询问。

拓跋木弥上前几步,缓缓的向儿子说道:“你给我听好了。假如隋军趁机而入,你便把他们驱逐出境、礼送出境。若是驱逐不了,便发挥骑兵的优势,将其猎杀干净。”

“我明白了!”拓跋永兴又问道:“隋军要是大举南下,我是坚守到底,还是把祁连原让给他们?”

“若是隋军大举南下,说明大隋撕碎了一切伪装,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再也没有和谈的可能。”拓跋木弥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孩子,我们家、我们整个部落,都欠大可汗天大的恩情。所以无论多么艰苦、无论伤亡有多大,你都要坚守半个月的时间,哪怕是死,也要给我和大可汗争取布兵时间。”

拓跋永兴心头一阵凛然,郑重承诺道:“请父亲放心,儿子绝对不会放过一名隋军入境,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不退缩半步。”

“说得好,这才是我的儿子、我的继承人应有的气魄!”拓跋木弥欣慰的点了点头,又说道:“我会给你留下足够多的粮草、箭矢、战马,你自己小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