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暗潮涌动,背后交锋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3086 字 2022-11-15

“武举乙榜四百个名额在圣人心目中,不过是一句话的小事,可其中所蕴含的唯才是举的理念却是天大大事,故而圣人一直关注此事。只可惜你们没有察觉到一点,以为武举与以往不同,以为‘唯才是举的武举’不过是圣人的一个姿态。所以你们放心大胆的操纵武举,故意将章程弄得漏洞百出,以便于安插自己人、以便你们卖官鬻爵。”

宋正本淡淡的说道:“可是数万名将士、武士对此满怀希望,他们千里迢迢跑来京城,若是遭遇不公,甚至是愚弄,你认为他们回去以后怎么说?圣人和朝廷在民间的形象又将如何?若是圣人知道被你们操纵的武举,导致他和大隋王朝在民间的声望、威严受损,你觉得你是什么下场?”

这番话宛如一声惊雷,在王世充耳边轰然炸响。在风中摇曳的火光将王世充脸色更加苍白!

王世充面如土色、嘴巴哆嗦,他终于意识到了武举在杨广心目中的重要性,也终于意识到武举一旦变成臭名远扬,对皇帝造成多么严重和恶劣的影响。也才知道他们这回真的出了大麻烦,恐怕就连宇文述都要惹上了大麻烦。

他现在几乎可以肯定,宇文述便是因为影响重大,所以避之不及,只要武举结束以后,对此事进行审判,自己必定被那个阴险的宇文述给卖了,甚至亲手剁下他全家的脑袋送给皇帝以表刚正不阿。

更重要的是,宇文述极有可能不许他开口,将他弄死在军营之中,然后把能安的罪名都安到他的头上。

若是事情了那一步,皇帝为了整肃朝纲、杀鸡儆猴、树立执法严明的形象,夷他三族都是轻的。

王世充想到这里,已经有了决定,心说你宇文述不仁,也休怪我王世充不义了,他一咬牙,向宋正本拱手道:“宋主薄,但不知卫王要我做什么?”

“大王手中有宇文述许多罪证,今日又从宇文智及手中拿到了宋老生、高士达等人的效忠书;这些效忠书,是宇文述强迫这些出类拔萃的寒门武士向他效忠。”强调完毕,宋正本继续说道:“宇文述分明就是借朝廷的武举,培植自己的势力,将圣人和朝廷的人才据为己有。这些罪证若是到了圣人之手,宇文述不死也脱一层皮,但是这些还不够。所以大王需要你手中的罪证,以及你去当证人。宇文述罪证越多,受到的惩罚越重,这不仅能够帮朝廷除去一害,而且对你也是百利无一害。”

郝瑗在一旁补充道:“除了你以外,还有十四名待罪的官员需要将功赎罪,他们掌控的罪证,也足以让宇文述倒下。所以你对于我们而言,不是不可或缺的,你若是不说、不愿当这个证人,我们也不会强求。”

他看了王世充一眼,微笑道:“只是你要是拒绝,便错失自救的良机,到时候,轻则三族为官奴,重则身死族灭。”

不愧是这个时代杰出精英,宋正本和郝瑗没有用任何强迫的手法,只是理性的将这一切分析出来,让王世充不得不对之屈服。

“好!”王世充被逼无奈,便应了下来。他叹了口气,说道:“我明白,绝不会误卫王之事。”

“那就好!等此事办好了,大王不会忘记你。”宋正本笑着说道:“大王说你精通律法,最擅长利用律法的漏洞来给罪犯开脱。恰好圣人有心修订《开皇律》,他会向圣人让推荐你,让你的才华用到正途中来。就算圣人不用你,大王也可以用你。”

“不错。”郝瑗亦是说道:“说句难听的话,你只是一个员外郎,圣人不会把你的死活放在眼里,可是你要知道,正是因为圣人不在乎你的死活,所以大王想要让你翻身,也是易如反掌。”

王世充绝望的心也热了起来,他立刻起身,向两人深施一礼,“多谢卫王肯定,王世充一定全力配合。”

宋正本点了点头道:“那好!请王员外郎稍后与我们入京。”

“喏!”王世充拱手应了一声。

宋正本又问道:“另外十四名兵部官员,你能否说服?”

“请宋主薄放心,他们与卑职一样忐忑不安,若是听说卫王需要,他们一定愿意将功折罪。”王世充立功心切,欣喜的说道:“此事,交给王某即可。”

“如此也好。”宋正本见他一下子就从患得患失变得热切起来,甚至还马上就答应与宇文述为敌,使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王世充这个人给他的感觉是太过功利了,他心中着实不喜欢,这种人若是进入王府,一定能把王府弄得乌烟瘴气,使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的良好气氛荡然无存。这对大王、对每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事。

最重要的是,王世充今天可以为了自己出卖宇文述,明天也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卖大王。

这样一个小人,实在不是什么可以交心的人,回去以后,定要好生劝说大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