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实力弱,恕不奉陪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309 字 2022-11-15

此人品德虽然不行,可能力却是有的,于是元氏推荐了他。希望他能夺取幽州刺史之职,要是他当上幽州刺史,不仅元氏渔阳王房得以壮大、元氏家族的商队也能畅通于东北各国、各族。

杨集觉得此人才能、品德远不如李子雄;幽州又是大隋日后进军高句丽的大后方,担心元弘嗣坏了大隋战略、毁掉民心基础,便坚决反对。

双方就幽州刺史这个要职,争执不下。

杨广对元氏这个魏朝皇族元氏戒备有加,加上元氏当年又勾结桃州党项为祸地方,焉能再把幽州刺史这等要职交给元氏?而李子雄不仅是他的老部下,背后又有准备重用的赵郡李氏;于是以幽州局势复杂、不宜‘临阵换将’为由,定下了李子雄。

听完杨集叙说清楚,苏芸娘颇有担忧道:“元氏家大业大,你这等反对,不会有事吧?”

“政治立场不同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面对这个精明的能干的小妈,杨集也不隐瞒,他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再说了,以我们和元氏的矛盾,就算我一言不发,他们也不可能冰释前嫌的;而且元弘嗣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当然要反对。现在好了,便宜了李子雄。”

“这才是你的用意所在吧?”苏芸娘顿时啼笑皆非,既然元弘嗣争不过能力更强的李子雄,那么杨集的反对不仅利国、利己,还能收获赵郡李氏的感激,可谓是一举多得啊!

如果换作是她,她也会站出来反对。

杨集笑着说道:“私心肯定有一点点,但无国无害。”

苏芸娘默然点头,不再多言。

真正高明的政客,往往都是把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只有晓得与国互利,才能令国家富强、万民爱戴。而她这个“儿子”本来就是天纵之才,又领悟了这种厉害关系,实乃大隋之幸、王府之福。

将洛阳城分为两半洛水是条浩渺宽阔的大河,新都营造之前,河床两岸就是寻常的河滩,在新都营造之时,洛洛两岸都修起了观影河堤,以及向河床延伸的石阶,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漕船、客船、观景船驶于河心,每天都是帆樯林立、遮天蔽日。

两岸的“绿化带”种植了许多名贵的常绿树、花草,极具观赏价值。而沟通南北两岸的,主要是以“三座桥梁”为主,一是直通皇宫正门的“星津—天津—黄道”桥,二是中部的新中桥、三是东边的名叫浮桥的石桥。

受限于桥梁技术的不足,以及防御的需求,杨素在设计防御体系时,使飞架在洛水上的“三座桥梁”呈现出“两岛三桥”的格局。每座岛屿和南北两岸的左右两侧,都建有城堡一般军营,城堡之内又建监督过往船只的哨塔。

而元寿的府邸,便位于新中桥南岸的道德坊北曲。

在杨集与苏芸娘对话的同一时间,有一辆马车在数名随从的护卫下,驶到占地百余亩的元府门前广场。

马车停稳,殿内少监李渊走下马车,步履匆匆的前上正门前的台阶,而门口,无寿之子元敏似已久候多时。

元敏看到李渊走来,连忙上前迎接,拱手道:“李公,家父已在外书房恭候多时。”

武川盟成立之初,关陇贵族中的独孤氏、窦氏知道元氏复国之志不死,两者生恐元氏将关陇贵族带向灭亡的绝地,便在暗中达成了妥协。

两家几经协商,一致认为身为李家家主的李渊,既是独孤家外甥、又是窦氏女婿,他身上有着独孤氏和窦氏可以妥协的契机,于是两家为首的独孤派、窦派便举荐李渊为武川盟盟主。

然而元氏为了盟主这个位子,把许多赚钱生意以低价卖给独孤氏、窦氏,令两家闭嘴。同时向关陇贵族门阀作出承诺,说是元氏有实力、有能力带领关陇贵族进一步辉煌,只要元氏当上盟主,立刻就能干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仙木奇缘》

独孤氏、窦氏虽然不太同意,可元氏向他们两家让利后,立刻又向独孤派、窦派其他家族让出重利,使那些家族从反对变成了默然。

独孤氏、窦氏见“属下”们蠢蠢欲动,大有投靠元派的意思,而且元氏给予的实在太多,便放弃了李渊,改为支持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