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阿姊,我傻啊!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1771 字 7个月前

二是他们明白吐谷浑并入大隋版图初期,正好处于两种文化、两种思潮、两种制度碰撞的时期,有的吐谷浑人甚至受不了大隋王朝制度的约束,继而反抗官府,而这个时候,往往是最能做出政绩的时候;所以很多颇有“远见”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子侄在这块全新的国土上当官,借着“平叛”之功,镀上一层光芒万丈的光环,以便日后升迁。可是在他们的这个目的之中,杨集为首的卫王系,仍旧是最大的拦路虎。

两相叠加,便促使许多官员默契的一起弹劾杨集、弹劾卫王系官员。若是再这么发展下去,萧颖估计他们又会在“功高震主”这一块大作文章。

裴淑英和柳如眉也知此事,裴淑英将一颗棋子落在棋坪上,叹息道:“世家门阀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官面上的那些大人物、也不是那一座座高墙大院,而是渗入各行各业的无形力量,那些无声无息的力量看似是柔软无力的涓涓流细、绵绵细雨,可是一旦集中起来,那就是足以摧毁一切的洪流。据我阿耶说,世家门阀积蓄了难以想象的财富。这个财富不单是钱财,还有与民生民计民智息息相关的财富,而这些,才是这世间最根本的力量!”

“比如说蚕妇、马夫、农夫、船夫、搬运工,看着是很卑微,可是始终有一根无形的丝线将他们联系在一起,这根丝线就是世家门阀手中的商队、官员、钱财,这些低层百姓为了生活和生存,需要向世家门阀的商队、官员、钱财妥协,所以他们名为朝廷子民,实际却受制于世家门阀。世家门阀就是用这种无处不在的力量,掌控各行各业的百姓,然后再利用这些百姓来影响朝廷、挟制朝廷。”

“要是朝廷发布一道不利于世家门阀的政令,世家门阀先是利用他们培植出来的官员诤臣出来反对,如果皇帝不肯改变和妥协,再通过粮价浮动、粮食短缺、农夫卖不出粮食、作坊工人买不到衣服和粮食等等方式,引发天下动荡,这样一来,皇帝为了天下安定,也只好妥协了。”

“特别是粮食,那更是重中之重了,而世家门阀往往通过粮食来绑架地方官员。”

听到这里,柳如眉忍不住问道:“绑架地方官员?如果绑架地方官员?”

裴淑英说道:“世家门阀丰年低价买入粮食、欠收之年高价出售粮食,如果无利可图,则是囤积起来。一旦某个地方发生粮荒、或是天灾,当地官府第一时间考虑的就是粮食。上级官府或许有粮,可是上级官府即便没有互相推诿或贪污行为,其办事效率也不如世家门阀简化、办事效率也不及世家门阀迅速。面对这种饥饿百姓有可能造反的严峻局势,受灾之地的官员唯一能够倚重的,也只有手握大量粮食的世家门阀了。”

“不管是清官也好、贪官也罢,他们为了解燃眉之急,都处于有求于人的劣势地位,当世家门阀挟持大势提出苛刻条件之时,官员们怎敢不妥协?就算没有遇到天灾,世家门阀也能令某个地方的特产卖不出去、急需之物买不到,所以对于想坐稳官位、想升迁的地方官员而言,世家门阀是不可或缺、不能得罪的庞然大物,比朝廷还要厉害、还要可怕、还要得罪不起。”

说到这里,裴淑英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因为黎民百姓、地方官员都需要世家门阀,所以皇帝和朝廷也只能退让,这就是大势,也是世家门阀最可怕的地方。在不影响民生民计、天下不乱这个大前提之下,有能力对付千年世家、百年豪族的,也只有他们彼此了。”

柳如眉又问:“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力量可以对付世家门阀了?”

“战争!战争力量可以。”裴淑英自小就被裴矩当男儿来培养,裴矩按照她的兴趣爱好胡学,并不禁止她学史,所以她对国史、战争史如数家珍:“不过细分下来,也只有战争前期可以。因为战争前期往往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先行造反,这些人一般都是以杀戮和抢掠为主,斗争的对象往往是当地有钱人,所以率先倒霉的,就是当地世家门阀、地方豪族。”

“战争中期,优胜而出的反王比较有长远目光,他们懂得放水养鱼的道理,一般都把杀戮改为安抚和治理,以治下粮食和人力来维持自己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