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杀了再审、审好再杀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869 字 7个月前

张衡还了一礼,心中却是暗自叫苦不迭:在这三大杀才之中,老大萧瑀是杨集的老部下、老二杨恭仁是杨集的族侄,两人做事风格与杨集无异,他们做事的风格就是把小事搞成大事、大事搞成天大之事,哪怕没事,也能搞出事来。

老三宇文化及则是臭名远扬的恶霸,圣人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将他安排进廉政司,当他进入以后,果真不负圣望、干得如鱼得水。

当这三人凑到一处,廉政司立刻成为一个犯官闻名色变、百姓赞不绝口的衙门了。

至于目前这桩事,本来已经变得非常简单、非常好办,然而有这三大恶魔参与之后,一定会、绝对会朝着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

眼见事情进行到这个地步,杨集已然彻底放心了。

老娘这个黑手在玩资本一道,终究还是那么出神入化、还是那么令人放心。

她挑起的这起事件其实就是在“炒股”,主要是利用人类的贪婪之心来操作,她只需开一个头,那些贪婪之人眼见有利可图,便纷纷进入私钱场中。

她把“私钱股”炒火之后,立刻“套现撤资”,带着赚到的钱跑得无影无踪、无迹可遁。然而这些犯官和不法商贩还傻乎乎、乐呵呵地“加注”。

因为贪婪而“加注”的结果,自然都被套死了;这里的死,是真的死;而且死的,还不止是他们自己。

时至今日,他们欲待后悔,却也无药可吃了。

。。。。。

须臾,杨广迫使自己冷静下来,面色冷然的向苏威问责:“苏右仆射,你监管尚书省吏部、民部、礼部,然而吏部主管的中枢和地方,却为贪官污吏充塞,处处贪渎成风、横行不法,你告诉朕,这是何故?”

“圣人,臣等识人不明、用人不察、监督不力;致吏治败坏,贪官污吏横行,难辞其咎。”苏威知道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无论自己怎么辩解都无法改变,若是为自己朝廷狡辩,只会火上加油、令圣人怒火高涨,于是直接承认己过。

眼见杨广因此变得神情稍微缓和一些,苏威将心中腹案说了出来:“自圣人登基以来,朝廷上下谨遵圣命,年年自上而下的反腐反贪,年年努力刷新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并取得斐然成效。臣等以为各级官员慑于律法之严、惩罚之重,不敢上下其手,然人类贪婪之天性,致使许多人抱着侥幸之心,铤而走险,由此也可见,吏治犹如沉疴痼疾,需要积年累月用药施针,方能缓解。”

杨广对苏威这个回答不太满意,向吏部尚书牛弘冷声问道:“牛卿,你的看法又是什么?”

牛弘闻声出列,拱手道:“圣人,朝廷平息汉王之乱后,对并州大总管府五十余郡进行了全面彻查,之后,朝廷又年年反腐反贪,虽然每一次都是成效斐然、缉捕大量贪官污吏。然而换上这些官员几乎都是仓促上任,其操守无法得到保证;当他们离开朝廷视线,便开始铤而走险了,其所作所为、其恶劣之处,尤胜之前的贪官污吏。由此也可见,朝廷哪怕再换他人,最后还会沦为贪官污吏!”

“依牛卿之见,理当如何为好?”杨广默默的点了点头,人性这种东西,谁也把控不了;一个人现在也许十分清廉,但随着环境、时间、地位的变化,此人以后未必还是如此清廉,其是否一生清廉,只有等他死了以后,才能判定。

然,死人是不能治理地方的。

“圣人,老臣以前以为清廉操守当为选官头等大事,然老臣忽略了人心、忽略了世态变迁。光靠道德和自觉是约束不了人的。”牛弘叹息一声,苦笑道:“为今之计,朝廷只能不断完善律法、加大监督力度,同时加派御史巡按地方,接受百姓举报……另外,老臣建议彻查铸钱案、倒卖官粮案之时,除了对涉案犯官加以严惩之外,还要对其长辈和兄弟进行问责。”

杨广听得双眼一亮,故作沉吟的问道:“如何问责?”

“子弟犯罪,其亲眷享受到了其犯罪之利,所以这些人亦有不可推卸之责!”牛弘说道:“有鉴于此,臣建议朝廷对其父辈、同辈、子侄辈施以降职罚金处分;至于降职和罚金多少,皆由其子弟罪责大小决定。与此同时,还要张榜公示……非如此,不能震慑宵小、涤荡风气!”

殿中文武心头一片凛然。

此法并不新颖,只因凉州早已大行其事,而且成效非常好。然一州与一国,终究是不同的。若是杨广批准了牛弘的建议,那么日后就会在整个天下执行了。

若是自家子弟犯罪,自己也将受到严惩!

“准奏!”杨广早就想这么干了,但缺乏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契机。

此时,正当其时。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