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李渊夜访卫王府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155 字 7个月前

府上有了这项规定,加上没有人敢来卫王府浑水摸鱼、骗吃骗喝,所以就算杨集等主人不在府上,管事也会热情将来客引入会客室款待,而来访的客人,一般都是有事上门。

刘孝孙“转正”不久,而且是前天刚从张掖过来,似乎不知这项规定,杨集便在门口随口提示了一下。

“喏!”刘孝孙应了一声。

“劳唐公久候,抱歉之致。”走进会客堂大门,杨集看到李渊正襟危坐的坐在在客位之上,在他下首是一名高大魁梧、相貌堂堂的青年,这便是李孝恭了。

李渊正有意无意的看着门口,一见杨集入内连忙起身,下首的李孝恭见状,也连忙跟着起身,李渊闻言,连忙拱手行礼道:“大王客气了,我们叔侄这么晚还来打扰,应该是我说抱歉才对。”

寒暄了几句,李渊指了指侧后方的李孝恭,向杨集介绍道:“大王,我给你介绍一下,此乃我侄子李孝恭,今年十七岁。他自幼勤学兵法、苦练武艺,亦是我李家文武双全、武艺高强的后辈。其能力较之犬子建成,有过之而无不及。”

“卑职李孝恭参见大王!”李孝恭上前几步,向杨集行了一个军礼。

杨集与李孝恭不熟,却也认识,而李渊不可能不知晓,他此时这么正式、这么隆重的向自己介绍,分明就是在向自己推荐李孝恭呢!见到李孝恭相貌英武、剑眉直插双鬓、双眼炯炯有神,微笑道:“果真是将门无犬子,很高兴认识李公子。”

“大王过奖了,比之大王,卑职这点本事何足道哉?”李孝恭躬身一礼,神情肃然的说道:“大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乃是我大隋赫赫有名的军神、战神,卑职只恨自己身不在凉州,不能与大王并肩作战!”

“一会有这个机会的!”杨集哑然失笑,听他口口声声以“卑职”自居,便主动问道:“不知李公子现在在何处任职?”

李孝恭拱手作答:“回禀大王,卑职乃是去年武举甲榜的榜首,承蒙圣人隆恩,现为勋一府一名旅帅。”

隋朝禁军中的一部分隶属于“三卫五府”,这所谓的“三卫五府”分别亲卫、勋卫、翊卫三卫,其中的亲卫府称为亲府,它连同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共称五府。

在武举诞生之前,“三卫五府”素来是文武百官、世家子弟镀金的地方,只要他们在其中当几年兵、凑足资历,便可出去当将领、都尉、县丞,军府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等等军职。

武举诞生之时,杨广本打算让天下武士同考一榜、同场竞技,然而最后受制于人、受制于势,不得不把武举分为甲乙两榜,分别让文武百官和世家的子弟考甲榜、寒门考乙榜。

甲乙两榜在当时是被迫妥协出来的东西,但正所谓“得之东隅失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过这么一分以后,杨广却有理由有机会对良莠不齐的“三卫五府”进行改革了。

杨广将“三卫五府”当作甲榜中举武生的安置之所,提升了入选“三卫五府”的门槛,如果竞争不过其他人、考不上,哪怕你是文武百官和世家的子弟,也进不了“三卫五府”;而入选的人,皆是击败其他世家子弟的有能力的人。

“三卫五府”经过这么一改,其人才构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里面还有一些人是在里面混日子、混资历,但也有很多人是有能力、有志向的人才。而李孝恭,无疑便是后者。

李孝恭知道自己要是在“三卫五府”沉淀几年时间,一定可以通过家世、通过李渊的关系外放为将,之后再凭资历一步一步的升迁。但是他不是那种混资历的庸才,所以他便有了“功名祗向马上取”之志,并决定退出“三卫五府”,然后改去前线作战、去前线立功,以个人的能力和军功达到升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