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你玩什么命啊?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3176 字 7个月前

王秉沉声道:“贤弟是山东之首,最好将另外几宗也联络起来,只有把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圣人才能听到我们的声音、重视我们的意见!”

一听此话,李子权脸都黑了。

王秉瞥了他一眼,问道:“贤弟怎么了?”

“二崔靠不住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丝毫团结的意思。”李子权愤怒的将面见崔君肃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连带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不可能参与的理由也说了。

听了李子权的解释,王秉愣了老半天,他深深的看了李子权,叹息道:“贤弟,二崔都不当你是山东士族领袖,你玩什么命啊?我们两家要是无理取闹、逆势而为,九成被皇帝当鸡来杀。你要是为了不值得拼命的人搭上一族老小,他们非但不会感激你,反而拍手称快、欣喜若狂,因为代表空出来的宰相之位又可以争了。”

“当然了,你们李家或许没事,可皇帝对我们王家恨之入骨,我王家必死无疑。”雫

说着说着,王秉脸上露出一丝不满的神情,其实他对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赵郡李极为不满,当年五宗都达成了共识,说一起支持杨谅,结果战争打到关键之时,另外四家意志不坚,竟然让他们控制的河北官场降朝廷。

他们是享受到了战后红利,可是奋战在前线的王家势力却被连根拔起。

这一次,他说什么都不会和胡乱拼命了,其言下之意,我王家没有那么伟大,不可能再拿全族老小的必死去开玩笑了,恕不奉陪。

李子权感觉到了王秉语气中的不满,他深深的叹息了一声。最后一宗,也不愿意加入其中,而且听王秉的意思,根本就没有把拓跋诚放在心上,他又能如何?

“贤弟,顺势而行是我们名门世家的生存之道,也是我们得以长久传承的良方,这一次一不占理、二没实力,当下民心皆在官方,我们还是以自保为上,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王秉见李子权默然不语,继续劝道:“如果你们李家被查出什么,你这宰相还当得下去吗?”

“小弟明白了,多谢兄长提醒。”听到这里,李子权心头已是一片凛然,他只想着如何竖立山东士族领袖的权威、想着如何借助此战团结山东士族在麾下,却忽略了自身和家族,却忽略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雫

就在李子权拜访太原王氏的时候,杨广也没有闲着,他让人把检校礼部侍郎崔君肃叫来。

这几天由于杨广露出了要清洗冀州官场的苗头,崔君肃也敏锐的察觉到了,可就是这样,他的观点仍旧与李子权不同,李子权主张大家一起强硬抵制,必须让杨广明白冀州名门绝不让步的态度。

崔素肃却认为山东士族不占道理,也没有令杨广妥协的乱世背景,如果与杨广硬碰硬,一定会引起皇帝深层次的打击。而所谓的联盟在强权面前,很快就会分崩离析、溃不成军,根本不可靠。

也正是因为意见不统一,他昨天晚上才用“拖字诀”把李子权打发走了。

杨广看了拘谨的崔君肃一眼,不却声色的喝了一口茶,这才叹一口气道:“崔氏乃是天下名门,自汉以来,就为这个天下培养了大量人才。正是因为崔氏在持续数百年的乱世之中源源不断输出人才、努力保存典籍,我族文化、文明才至于断了传承。以前我还是并州大总管之时,听说崔氏藏书阁藏书万万卷,恨不得一睹为快。”

“然而内部事务繁多,外部又要抗御北方的突厥汗国,好不容易稳住局势,却又去了扬州,至今都无法拜访清河崔氏,饱览众多经典,实乃遗憾之极。”

杨广这可不是吹捧,更不是说说而已,他和杨坚一样爱书,而且他们一直努力收集、修复古之典籍,好让古代文化、文明代代相。也正是在他们父子的努力之下,使得秘书省的藏书总数高达37万余卷、77000多类的图书。而且杨广为了让大家都能学习和使用,专门在大兴宫皇城、洛阳紫微城皇城设立收藏副本的观文殿。雫

此外,又在国子监和各个州的大学也办了类似的藏书馆,大学的藏书量虽不如观文殿那么全,却也多得让人无法想象。

然而杨广却知道很多所谓的“遗失”、“毁于战火”的典籍,都可以在山东士族的藏书阁之中找到。若是可以拿到手,他一定会印刷出来,然后让大隋王朝所有学子学习阅读、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