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进而击之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156 字 7个月前

就在三人召集众将,抓紧时间分派任务之时,一名斥候飞奔而来,向韦云起躬身一礼,大声说道:“启禀韦将军,大王派人送来捷报!”

韦云起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吩咐道:“快把捷报给我!”

“喏!”斥候快步上前,将捷报呈给韦云起。

韦云起打开看了一遍,信上的内容令他紧绷的心弦为之一松,而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将军,大王怎么说?”旁边的王行本问道。

“大王和滕王已然兵不血刃的收复建安城了,海城河流域已是我大隋的了,建安城如今由滕王镇守,而大王已然率军北上。”韦云起抬头看了喜形于色的将校们一眼,扬了扬手中的书信,朗声说道:“诸位将军,这封捷报乃是大王在行军途中所写,他听到我们的情况之后,令大军快马加鞭往这里疾驰而来;明天下午,大王即可抵达。”

杨集是大隋东征军的主心骨和灵魂,众将对他更是有着盲目一般的信任;此时听了这个大好消息,个个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兴高采烈的依照将令前去安排出征事宜。

“王将军,城中尚有三万多名百姓,而仓库里还有不少武器装备,等我率军离开,你可选出青壮,并且将他们武装起来。”韦云起又向王行本说道。

王行本皱眉道:“韦将军,你这此法我也考虑过,可他们毕竟是高句丽人,如今对我大隋十分敌视,要是贸然将他们武装起来,我担心他们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成为我军巨大的负担。”

韦云起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不是要他们参战,而是让他们装成援军吓唬高句丽军。万一敌军大举到来之时,我回来得晚和大王又不能及时赶到,他们就能发挥作用了。”

“装备他们之时,王将军就说高句丽军已视他们为叛徒,一旦城破,就会屠城,若是我们守不住,他们也好不到哪儿去。而此事可让刘丰和刘森去办,他们不但是受害者,而且还这里的人,同一样的口音更能引起城中百姓的相信。就算他们不相信,可也半信半疑。”

“我明白了!”王行本点了点头:“稍后就派人去安排。”

“城池就交给王将军了。”韦云起说着,便大步离开。

高句丽来犯之敌的主帅是渊子游长子渊太祚,他之前负责打造辽水防线,但由于李子雄改从上游渡河,从而使辽水防线失去了作用不说,而且又有被隋军从背后攻击的危险,无奈之下,渊子游只好建议高元放弃这道防线,且让渊太祚率军南下,镇守辽东城南部犄角。然而渊太祚终究晚来了两天时间,当他收拾一应物资,行至英城一带,就得到了渊子澈兵败、南大门门户失守的消息。

渊太祚的使命是守住南大门户,但是他知道隋军士兵是出名的善守,而松树沟城高大坚固不说,还有充足的守城物资,如果他们强攻的话,必将出现巨大的损失,而且还未必攻克得了。

他为了把隋军士兵歼灭于城外,便如韦云起所料这般,定下了诱敌之计。而鈆城和松树沟城联军、联军所携带的粮草辎重便是令人心动的诱饵。只要隋军出城来战,哪怕将这些诱饵牺牲干净,那也是值得的。

伏兵是副将武宁所率的三万前锋,此军从英城折道向东,潜伏在小茨山一带;而继续南下的大军乃是三万中军士兵,此军主将是英城城主董军。

至于渊太祚本人,则是留在英城整顿三万民夫和强征为兵的青壮、抓紧时间训练守城之道。

英城城主董军乃是原城主董重的弟弟,他兄长战死沙场后,便继承了兄长的城主之职。他的任务有二:一是为武宁做掩饰;二是如果隋军上当,迅速夺取松树沟城;如果隋军避而不出,那他则绕过松树沟城,夺其南方的闹沟门城,然后据城而守,断城中敌军退路、断隋军援军前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