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不懂水战’的裴矩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1585 字 7个月前

浿水也就是大同江,而隋朝时代的平壤城位于浿水北岸,亦是一座被内外两重高大城墙合围的“回”字形大城,城门有四座一主两侧的大门,城周将近四十里。

为了攻克坚城平壤,杨集也曾考虑过三套作战方法:一是速战速决,将浿水中游的高句丽歼灭后,强夺城池。然而对方准备得十分充分,而隋军在这段时间之内却要一一拔除据点,最终使速战速决的作战方法也破产了。

二是配合城中内应檀允部,夜袭平壤城,以最小代价攻克平壤,但是高句丽水师的存在,以及平壤城“回”字形的建筑风格,让此法不太稳妥。

三是隋军一旦进攻受阻,将不得不面对高句丽城中守军的顽强防御;在这种情况之下,隋军需要动用重型攻城器械才可能攻克平壤城。目前看来,只能采用这种办法了,然后再配合疲兵之计、城内内应完成最后一战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南方的汉城和米内还有四万精兵,主将是高岳之子高敬宗。他们父子是高氏王族,与高建武的关系而且还不错,但却是顽固的主战派。

如果檀允不能将高岳说反,高敬宗极可能北上援助平壤城,成为大隋夺取平壤城的巨大变数;杨集不怕此军、而且杨义臣还把独孤盛的骁果军部署在浿水入海口以南杨岳,但是隋军如果把此军也灭了,那么取代高句丽的高丽连最后一支精兵都完了,日后又如何是新罗、百济的对手?

当然了,一切以大隋利益为上,高岳父子要是不识趣,那也只能一打到底。

至于高丽以后如何?以后再说。

看了外面的倾盆大雨,杨集向周法尚说道:“周总管,近来暴雨连连,浿水的量和水位应当远超以往,也许正是五牙战船进入浿水的大好时间。趁此机会,先把高句丽水师给我灭了。”

“末将遵命!”周法尚应了一声,又问道:“大王不去么?”

“我不会打水战,我就不去了。”杨集也是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他的水性虽然不错,可是在水战方面与新丁无异,他可不会傻乎乎的指挥水师作战,所以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办,免得误国误人终误己。

其实他也想跟着周法尚学习,可眼下更为重要的却是平壤城,而不是江面上的高句丽水师,所以这次只能作罢。

“大王,卑职在此也没事,能否去看看、学学?”杨静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他们皇族子弟是位于这个时代的尖端群体,从小就受到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拥有率先接触朝廷军政的优势。这个优势休要说是寒士,便是贵族子弟也不如。这也是杨集和杨静等人甫一承担重任,就能进入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较遗憾的是杨静虽然武艺高强、文武双全、饱读兵书,但因为他一上任就是治安安宁的青州,再加上这些年又听了杨集的话,一直找金矿,所以没有得到实战机会。

然而作为生在尚武之风极重时代里的军武世家子弟,血脉之中都有不安分的‘基因’,杨静眼见诸位兄长纷纷在军事领域上取得不凡的成就成,也是眼热之极,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出征的机会,此时也有些蠢蠢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