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仿品

“不过我知道的就这么多,至于说制造赝品的人,我们且能称之为犯罪分子吧?这都还能够留下名声,却也是奇谈了。”

“哈哈哈……”费经理笑乐:“这犯罪分子吴应卯,字三江,他就是祝枝山的外孙,从小就在他外公膝盖上练书法,所以,他的书法是对祝枝山一个重要的传承。史称他‘习祝允明之作,辄能乱真’。”

“那为何又能被找出区别来呢?”

“说起来也是一件奇事儿,因为祝枝山的草书真品《赤壁赋》,以及吴应卯的草书仿品《赤壁赋》,竟然还同存于世!”

“啊?这可巧了。”

“是啊,后来专家发现,两本《赤壁赋》中,有一本书法特征,和津门历史博物馆所藏吴氏本款草书特征完全一致,而和原作有书风上的差别,因此确定了那一本,乃是吴应卯题他外公名号的赝品!”

“这个结论得出以后,各地博物馆开始纷纷查验自家收藏的祝枝山书法作品,如今国内已经发现了二十三部作品,都是吴应卯的仿作!”

“竟然整了这么多?”周至捂着嘴失笑。

“有了对比,其实两者的细节之处还是能够看出来的。”费经理估计也不是非常精深的书法鉴赏家,但是能够把别人告诉过他的话说明白:“仔细分析吴应卯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的线条要比祝枝山真品要细弱一些。”

“虽然潇洒和流畅的姿态足以乱真,但是分析其仿作《落花诗卷》,《春江花月夜卷》等,尤其是两品《赤壁赋》一对比,就应该很容易得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祝枝山的线条更加刚健,而吴应卯线条就变得虚柔,你看这里,武字和娇字,长笔呈现两头尖的样子,这就是吴氏线条柔和飘逸与祝氏线条刚猛豪迈的巨大区别。”

“历史上排名靠前的草书大家,其线条在力度和个性上,都是他人难以模仿的,哪怕是他亲手调教出来的外孙也不例外。”

“因此笔画线条,才是辨认祝枝山书法真伪的最重要因素,之前无数藏家,或有意或无意,拿吴应卯的仿品当正品,传了几百年。”

周至依旧给与了面前这幅仿作很高的评价:“祝枝山的正品我还没见过,这幅书法在我看来,已经算得上大气磅礴,刚柔并济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