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大手笔

接下来就由袁所长带着大家介绍所里的工作情况,顺便参观。

蜀大博物馆最早期其实是分为两个——历史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内的文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历史系历任导师带着同学在各地考古发掘所得,比如着名的唐代龙兴寺遗址发掘,三星堆遗址发掘;

第二是来自社会各界的慷慨捐赠,比如燕家三四年捐赠的三星堆石璧,比如文庙前街宫保府杨遇春后人捐赠的金丝楠嵌云石双面绘祝寿图八联屏风。

第三种则是来自校内学人努力收集的私藏,或者校友自己的创作,比如旅中米国理学教授戴谦和从长江沿路收集考察收集而来的古建筑窗户格子,比如蜀大校友柘远增的儿子,将自己父亲的八十九幅书画精品遗作,捐赠给了父亲的母校。

就连周至,都向博物馆捐赠过藏传医学的《尸体图鉴》,川剧名角欧阳友鹤的“私房行头”,以及珍贵的古代书画修复用纸等物件。

而自然馆里的东西,那就更多是师生们亲力亲为了,很多动植矿物标本都是历届前辈们采集回来,精心制作的。

周至和袁所长的修缮技术很明显在李世培那里得到了加分,尤其是看过修缮一新的《巴蜀全图》后,更是不用担心自己父亲的捐赠在这里得不到妥善保藏了。

巴蜀全图虽然是地图,却被周至用乾隆朝的明仁殿纸修缮成了一箱六门五十册的大册页,恢复了清代巅峰时期乾隆内府图书的真实原貌,如今已经成了古籍书画修复所的金字招牌。

修复室墙上的第一批画心也已经修复完成,仅差装裱了,对比看了修复前后的图片后,林校长和李世培都忍不住由衷称赞。

等到参观完修复所,李世培表示非常的满意,说道:“现在看来,蜀大修复所的技术,不比故宫和国博差,父亲最后一批遗物,我决定还是捐给家乡,以全父亲的心愿。”

见到周至脸色的震惊之色,李世培笑道:“我父亲是从抗战胜利之后开始收藏文物的,五零年的时候第一次捐赠,是将元代陆行直的《碧梧苍石图》捐给了故宫。”

“七四年落实政策后,国家退还了我父亲的收藏近七百件,父亲又于次年,再次捐赠了其中三百六十六件给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