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赈灾(4000)

“害臊的臊,你若不回我可以教你啊。”

诸葛亮似笑非笑的道。

“这个字我还是知道的,应是……”

察木王子颇为自得的点了点头,刚要写出来给诸葛亮看看,却始终于反应了过来,当即板起脸来说道,“好你个诸葛贤弟,你在故意戏耍我对不对!”

“哈哈哈哈……”

又是一片哄堂大笑。

这次就连察木王子也有些顶不住,面皮略微有些泛红,却依旧梗着脖子道:“我又没有说错,鄯善国虽是西域小国,王后之位比不上大汉的皇后,可再怎么说在鄯善国也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地位,哪家女子做了王后都不曾辱没于她!”

“行了行了,我掐指一算便知你与这甄宓既无缘也无分,你还是收起这个念头吧。”

吴良终于出来打了个圆场,笑呵呵的说道,“而今之计,依旧是进一步搞清楚甄家的情况,我的乩相显示,我与这甄家之间的交集乃是命中注定,可惜具体会发生什么事情却不得而知,另外,我们现在所在乃是袁绍领地的腹地,而甄家乃是中山的名门望族,少不了会与袁绍有些来往,因此就算要与甄家的人进行接触,亦要掌握尺度与技巧,绝对不可轻易暴露身份,这便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了。”

“杨万里,此事依旧教给你来办理,继续深入打探甄家的情况……接下来探查的重点放到甄宓的二哥、也就是甄家目前的家主‘甄俨’身上,尤其注意他有没有什么隐疾,同时也要特别留意一下其父‘甄逸’,长子‘甄豫’的死因,我总觉得这二人的似并非病故那么简单,尽量查的详细一些。”

父亲“甄逸”死时,甄宓哭的比任何人都伤心。

大哥“甄豫”死时,甄宓却不那么伤心,忘却的极快。

自当然会令吴良产生疑问,人的心性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甄宓如果是一个重视家人的人,那么便不应该在父亲与大哥死亡时,出现如此截然不同的表现。

而着重调查这个目前领家的二哥“甄俨”则是另有原因。

因为据正史记载,“甄俨”也将在甄宓十四岁的时候去世,这是一件即将发生的事情,距离现在其实也并不远了。

父亲“甄逸”早亡。

大哥“甄豫”早亡。

二哥“甄俨”也即将早亡。

而三哥“甄尧”尚且不得而知,因为历史中关于他的记载便只有区区五个字:“次尧,举孝廉”,其余便再也没有一丁点有关他事迹与生平的记录,更不可能说明他最终的死期与死因,吴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这并不妨碍吴良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自己的推断。

甄家三子五女,父亲早亡,大哥早亡,二哥也即将早亡……

他不得不怀疑老三可能也难得善终。

这感觉并不是什么自然现象,倒霉事一件一件降临在甄家的男丁身上,而且还按照顺序来,看起来倒有点像是某种无法明说的诅咒。

就算事情不是吴良所推断的这样,此事亦可以当做一个吴良接近甄家的借口。

“诺!”

杨万里应了一声,立刻出去照办。

……

吴良倒也并不着急,带着瓬人军众人在中山城暂住了下来,耐心等待着机会与契机。

不得不承认,中山国作为袁绍领地的大后方,又有甄家这种“心地仁善”的门阀坐镇,治安状况自是要比此前吴良去过的大多数地方都好。

哪怕今年遭了蝗灾,百姓的日子过得也要相对安稳一些,路边饿殍都不多见。

吴良等人在中山城一住就是一个星期,除了外出打探的人,剩下的人皆是吃了睡睡了吃,无聊时下下棋解闷,又或是去郊外的田野山峦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在陈留时还要过得快活惬意,甚至有些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