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帝丹朱(4000)

到了那时,他们也将瞬间掌握局势……

……

片刻之后。

三人已经来到无人之处。

同时严陆还带了四名兵士在一旁守着,这才开门见山的看向左慈问道:“你可知尧帝有一个叫做‘丹朱’的长子?”

毫无疑问,吴良遭到了严陆的无视。

否则他便不应该只看向左慈,而且用一个“你”字发问,这问题显然不是问吴良的,不过吴良还巴不得被无视,心中没有任何不平。

“丹朱?严公是说这处秘境与丹朱有关?”

左慈立刻身子微微前倾,蹙眉问道。

“不错,据我此前得到的古甲文献显示,这处秘境正是丹朱秘密修建。”

严陆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而那跪伏与四处石台上的人,也正是尧帝在位时的‘四岳’本尊,分别叫做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皆是跺一跺脚便可令天下震动的人物。”

“这……”

听到这里,吴良心中已是一片骇然。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丹朱是谁,而关于上古唐朝与上古虞朝之间的朝代交替,许多人也只知道是尧帝在考验过舜帝之后,将帝位禅让于他,极为顺利的完成了权力交接。

也是因此,后世人们提起上古唐朝与上古虞朝时,才会将这两个上古朝代合称为“唐虞”,很少分开而论。

但吴良此前却是研读过有关这段历史的记载。

其实上古唐朝与上古虞朝之间的朝代交替也是一波三折。

当尧帝年纪大了开始考虑接班人的时候,尧帝便将四岳找来询问他们关于此事的意见,“四岳咸荐虞舜”,于是尧帝便将两个女儿交给了舜帝,以此来考验舜帝的品行与能力。

结果舜帝不但使得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过人的才干与能力,并且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无论到了哪里都可“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于是尧帝终于放心的将帝位禅让给了舜帝。

后来舜帝在位28年,尧帝才终于去世。

结果也就在尧帝去世的三年后,舜帝不知为何竟忽然将帝位让给了尧帝的长子丹朱,可惜丹朱在位的时间非常短,不久之后尧帝便又回到都城重新拿回了帝位,自此一直到年老时才将帝位传给了大禹。

这段历史仔细去解析,很容易便可看出其中的诸多疑点。

众所周知,争夺权力与地位是人类的本性,自人类出现的那一天起便从未消失过。

因此舜帝在坐住帝位总共三十一年之后,可谓根基与声望早已稳固,却忽然将帝位让给了尧帝的长子丹朱,如果其中没有什么史书没有写明的原因,这完全是说不通的。

何况舜帝不久之后便又拿回了帝位,这说明舜帝此前并不是真心让位,极有可能是处于某种原因不得不让位。

另外。

关于“丹朱”这个人,史书中还有这样一个“尧造围棋,以教丹朱”典故。

在这典故之中,提到了“丹朱”其实是一个不务正业、朋淫生非的人,尧帝对于这个不成器的长子很是焦虑,为了能够教“丹朱”归善,先是亲自教他打猎,结果“丹朱”对打猎毫无兴趣,于是尧帝便又发明了围棋,希望用这种棋术来模拟行兵征战,助其修身养性。

结果“丹朱”只学了一阵子便失去了兴趣,依旧终日游手好闲、惹是生非,甚至还生出使用诡计夺取帝位的想法。

尧帝察觉到了“丹朱”的诡计,自此对他失望透顶,最终听从了“四岳”的建议,将帝位禅让给了舜帝。

这些历史事迹联系在一起。

吴良很快便脑补出了一种可能:

会不会“丹朱”始终对帝位有所觊觎,可尧帝最终将帝位禅让给了舜帝,使得“丹朱”因此怀恨在心,却又受到了尧帝的制约不敢轻举妄动。

后来尧帝去世,“丹朱”没有了制约因此设计发动了一场政变从舜帝夺取了帝位。

然而他年轻的时候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终究没有治理一个国家的能力,很快便令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而舜帝借机东山再起,最终打败了“丹朱”,达成了王者归来的成就。

所以。

“这里难道是不得志的‘丹朱’在失败之后秘密修建的另外一个地下北唐?”

吴良不由的想到。

如果严陆所言非虚,那四具跪伏与石台之上的“实心肉”正是尧帝在位时的“四岳”本尊的话,那么这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不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上古小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