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翻车的美食家(4000)

“正是。”

于吉点了点头,他已经看到了吴良眼中的茫然,心说真不容易啊,《太史公记》中竟还有公子不知道的篇目,不过嘴上却没有纠结此事,只是接着说道,“‘封禅篇’中提到,齐国外海共有三座神山,这三座神山分别被称作‘蓬莱、方丈、瀛州’,自从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以来,就时常使人出海寻找这三座神山,据说有人曾见到过这三座神山,但却无论如何都无法登上神山,只因远处望时,神山似在一片云雾之间,可来到近前时,却才发现神山竟在海水之下……‘封禅篇’中也提到了徐福,当年始皇帝命徐福出海寻找长生不死药,也是为了登上这三座神山,而并非那巫女方才提到的祖洲。”

“这……”

吴良沉吟。

他也知道秦始皇命徐福出海,寻找的正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而并非“祖洲”,不过却并不知道,传说中的那三座神山竟是在海水之下?!

所以……

于吉与他说起此事的目的已经不言而喻。

他是想告诉吴良,不可轻信巫女呼此前的言论,亦不可先入为主便认定那鬼洞之下通向的便是“祖洲”,亦有可能其实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之一,毕竟这个“鬼洞”便是在海水之下,与三座神山的描述十分相近。

只可惜史书中关于“蓬莱、方丈、瀛洲”的记载亦是少得可怜,吴良虽然知道三座神山,但却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更说不清楚神山与“祖洲”具体有什么的不同之处。

沉吟片刻之后,吴良对于吉说道:“老先生,此事暂时至于我说起就行了,我们到时候再见机行事为妙。”

“老朽晓得,因此方才才不曾当众说起。”

于吉点头道。

“另外,祖洲与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也有可能并不冲突,或许只是时代不同,因此称呼也出现了改变而已。”

吴良想了想又道,“据我所知,巨海十洲中有‘瀛洲’,而三座神山中也有‘瀛洲’,这个‘瀛洲’说的应该便是同一个地方,至于祖洲嘛……”

说到这里,吴良终究还是自相矛盾了起来。

因为与其他的巨海十洲不同,祖洲和祖洲之上的“养神芝”的传说与秦始皇有关,三座神山的传说亦是与秦始皇有关,这便不难判断,两者应该是处于同一时期,道理上来说如果是同一处地方,称呼上不太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才对。

这个问题令吴良有些头大。

总之,现在一切都还只是推测,不经过验证根本得不出正确答案。

吴良干脆晃了晃脑袋将这些推测甩出了脑海,记下来多留个心眼,不要受到已知信息、尤其是从外人口中得来的信息误导便是……

……

接下来瓬人军便在田横宅邸附近安了营,一边命杨万里率人在郁洲山上探寻,一边命人将田横宅邸看护了起来,不允许岛上的“黄巾贼”随意靠近。

当天夜里。

瓬人军便奉命偷偷刨开了两座无碑坟墓。

因为吴良需要先验证一下传闻的真伪,看看这里面埋葬的是否是那些效忠田横的门客。

这两座无碑坟墓中的确葬有两具完整的人类尸首。

两具尸首甚至连最简陋的草席都不曾卷上,就那么草草埋在了土坑之中,并且现在已经变成了两具骷髅架子。

吴良将骷髅架子清理干净之后仔细查看,并未在骨骼上发现明显的致命裂痕,但却在脖子至腹部位置的骨骼上发现了熏黑的痕迹,由此可以判断,死者最后应该是服毒自尽。

除了这些,便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发现。

不过这对吴良来说已经够了,这进一步增加了那些传说的可信度……那些曾在郁洲山上出现过的门客尸首化作的“活死人”或许也是真的。

做完了这些。

吴良又命人将这两具尸首重新葬入了坟墓之中,并附送了一些祭品,还在坟前行跪礼算是表达打扰的歉意,至此对于这些无碑坟墓的探索便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的两天之内。

杨万里的探查则是一无所获……郁洲山虽然并不算小,但其间大多是山石,植被也相对要少一些,很多地方都可一目了然,能够藏下秘境或是密道的地方实在太少,探查的难度并不大。

在这期间,于吉也曾登上山顶观望此地风水。

依旧没有什么收获。

而吴良的那方“太公印”,气息亦是保持着张狂外放的状态,没有再出现任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