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页

首先就是斩脚趾,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其次就是剃发,全部剃光头,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卫生,毕竟这些奴隶可都是劳动力啊,如果因为虱子什么的生病死了,那就是汉部落的损失了。

汉部落的合法公民留头发,那是他们有条件保养一头秀发,可是奴隶们整天辛苦的劳作,生活条件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没时间也没条件,干脆全剃了的好。

再说以前汉部落那是没有剪刀,也没有锋利的能够当剃刀用的钢材,现在这两样东西都有了,剃头不再是难事,所以这项命令才能得已实施。

另一个原因,那自然就是为了从发型,也就是外表上,把这些奴隶和普通公民区分开了。

最后的一项命令就是刺字,所有奴隶要在脸上刺一个黑色的‘奴’字,这样就算他们穿上了鞋,捂住了被斩的脚趾,长出了头发,但是因为脸上刺了字,他们也不可能冒充汉部落的公民,还是一言就能看出这人是个奴隶。

至于技术方面,汉部落还真不缺这样的人才,之前被汉部落吸收进来的纹部落就是专门干这个事的,他们部落的人最喜欢弄一些奇怪的颜料在身上纹图案,脸上纹东西更是家常便饭,罗冲就亲眼见过不少这样的人。

让纹部落的人来干这个事情最是合适。

当然,纹部落自从加入了汉部落之后,对于这项习俗已经在罗冲的意志下改变了很多,虽然他们还有纹身的习惯,但是已经不再往脸上纹了,毕竟首领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是首领的态度摆在那里,他不喜欢脸上纹了图案的人,而是喜欢那些脸上比较干净的。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就像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一样,当然罗冲没那么变态,他只是不喜欢在脸上纹图案而已。

而且纹部落加入之后,在罗冲刻意的引导和培养下,他们的天赋技能已经被引导向了别处,就比如那两个被罗冲安排给瘸子,专门负责绘制陶瓷图案的纹部落画师一样,既然那么喜欢画画,那就去别的地方画吧,因此到了现在,汉部落各处需要美术绘画的地方,基本都能看到温氏族的身影,他们已经被罗冲拉上了画师的不归路,并且越走越远。

时间进入到春季的三月份,第一季的水稻也进入了最后的成熟期,汉阳城作为财产私有制的试点县城,需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第一是大量的钱币储备,第二就是衡量用具的研发,汉部落至今还没有一杆秤,这是一个大问题,随着私有制的推广,各种民间的自由交易越来越多,秤这种衡量工具就更显得重要了,罗冲也因此陷入了紧张的研发工作之中。

第499章 升斗和衡器(求票票求订阅)

想要制作秤,那就必须先定下重量标准,以前一直没有制作一套标准的砝码,那是因为一直没有合适的材质,但是现在不同了,罗冲的手里已经有了一袋金子。

那一袋金沙说起来还是冬末春初,罗冲带着族人去乌峡治水的时候,族人们顺手从下游的河床上捡来的,没想到现在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用金子制作砝码的好处,就是不容易损耗,其他金属材质的,比如青铜,或者钢铁,都很容易生锈,到时候就会对砝码的重量造成改变。

可是金子不同,金子在有色金属中,属于化学性质最稳定的一种,一般的东西接触根本不能引起反应,罗冲也是基于金子的这个特性,才决定用金子制作砝码的。

首先是做一个简易的天枰,然后按照汉部落的长度标准,再做一个画有刻度的陶瓷量杯,用来测量水的体积,最后根据常温下,清水的体机和重量比,确定不同体积下水的重量。

最后把不同重量的水倒在天枰的一侧,另一面逐渐加入金沙,使两边平衡后,再把相应重量的金沙融成一个金块,这样一套标准重量的砝码就做成了。

有了这套黄金砝码,接下来才可以用来制作用来称量重量的秤。

说到秤的制作,这又是一个问题,现在的秤一般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天枰秤,另一种就是压力秤,像是那种有托盘,用指针和刻度盘来显示重量的就是压力秤,它的变种很多,现代常见的电子秤也属于压力秤的一种。

不过压力秤虽然操作和辨识重量比较简单,但是制作成本却很高,更关键的是,里面的技术原理罗冲并不知道,他没研究过这玩意,所以只能尝试制作最原始的天枰秤了,也就是那种基本上被淘汰掉了老秤杆子。

这个玩意的技术含量很低,学过杠杆原理的基本上都能明白,其实秤杆子和秤砣的组合,利用的就是支点不变的情况下,力臂越长越省力的原理,只要明白了这个,以汉部落目前的科技水平,制作出来并不是难事。

首先就是一个实木的秤杆,这个秤杆的材质越硬越好,要不容易的变形,不然用的时间长了被坠弯就不准确了,所以秤杆这东西,就要本着宁折不弯的心态去寻找材料。

当然罗冲自己也没经验,本着实验的态度,他选了杉木、橡木、还有食人树尖刺这三种材质,然后每样做了几根,以后具体用哪种,先对比实验一下再说。

把秤杆切削成合适的细圆柱形,然后就是打孔,秤杆的两头用铜皮包裹,省的开裂和磨损,接着安装青铜的挂钩,还有手提的方形环,最后给这些地方都系上手提用的绳子,然后再挂上一个一斤重的生铁秤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