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因为身体情况而遗憾错过科举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也并没有要求过什么特殊优待,不是吗?

一如王洋内心深处,始终藏着一个想当辅佐明君的贤臣的心愿一样,他哪怕老了,那股子胸中的书生意气也并没有消散。他不仅不责怪许桂,反而更加欣赏起来,觉得此子颇有自己当年的风采,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勇气站出来拒绝唾手可得的好处的。

连带着,王洋觉得池宁也很不可思议。

池宁很多往上爬的小心思,王洋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一直秉承着水至清则无鱼的态度在结交宦官,他能忍下池宁那些自私与对权力的渴望。

但现在,王洋不得不反省自己,是不是还是对宦官这个阶层有太多的偏见,才会觉得池宁与其他人也一样。明明是不一样的,他也曾为池宁在无为殿前的挺身而出而感到震撼,怎么还会觉得池宁与旁人同流合污呢?

思及池宁如今为了本与他无关的钱小玉而奔走,以及默许许桂这样堪称自毁前程的行为……王洋终于得出了结论,池宁这是一股十分难得的宦官群体中的清流。

如果池宁知道王洋在想什么,他大概要笑死,并告诉对方,侮辱谁呢,老子就是个坏人,并不想当好人,谢谢。

但池宁并不知道王洋在想什么,只能就这么被误会了。

王洋一锤定音,给许桂的事情定了性:“老朽也很好奇,这白卷上是怎么多了与草稿不同的答案,许桂又是怎么考入前二十进了殿试的呢?若是为了我或者池督主的面子,大可不必,我们也没有要求过谁来暗中关照许桂,看他的草稿就知道,他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入殿试,今年出了中毒的意外,三年后再战就是了,为什么要急于这一时?”

最终,由于事情实在是太过特别,这事就这样被闹到了朝堂之上。当念平帝问王洋时,他还是那句话——他们问心无愧,只求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