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恩加九锡

一介布衣 肆意狂想 1092 字 2022-11-18

刘雍摇头道:“不可轻视大意啊,那位南梁右相,乃是同甘衡一般厉害的人物,若梁国仍旧将其雪藏,不肯重用,我们自然无惧,可如今他被梁国重新启用,我们就算最终依旧能打败梁国,恐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这话着实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本不该出自刘雍这位内阁首辅之口,可刘雍是个不懂得拐弯抹角的性子,他对那位南梁右相,实是有极高的评价,如果是等闲之辈,也不会让他说出这种话来。

而反观众人,除了韩光,包括陆沉,竟也都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杨玄之,当世法家第一人,当初梁国因其而强盛,虽然后因朝堂争斗而失势,可谁敢小觑于他?

就像刘雍说的,这是和甘衡一般厉害的人物!

甘衡何许人?

当初差点打得西楚亡国!

和甘衡齐名,无需多言,已足见杨玄之的厉害。

可唯有韩光,对那位南梁右相,不屑一顾,“大势不可逆,在我大齐与楚国的夹击下,梁国必败无疑,甚至在下官看来,只要叶老国公指挥得当,击败梁军,理应如摧枯拉朽!”

陆沉瞥了这位新晋的年轻阁老一眼,这韩光,看来也是个夸夸其谈之辈。

对于韩光,陆沉有些印象,当年倭国忍者欲潜入皇宫,劫走文帝,那时的韩光,不过是京兆府的一个小官。

而这才几年过去,这个当初京兆府的小官,如今竟已是内阁阁老了。

内阁乃是朝廷中枢,一旦入阁,便等于位极人臣。

刘雍乃户部尚书,儒官之首,位居首辅,自然无人不服。

颜秀在阁期间,治国理政,可圈可点,唯一的污点,便是与方玉行党争,可文帝都没有说什么,这污点,显然也就不是污点了。

再就是朱恪,亦是蹿升迅速,可却是有实打实的功绩。

其在突厥推行同化,设军镇,将大齐铁军,驻扎在突厥的家门口。

设监察司,从此突厥的一举一动,皆逃不过大齐耳目。

朱恪奉命在突厥实施的种种举措,使得大齐从此再不必受突厥这最凶狠的蛮族威胁,摆平了突厥这个心腹大患,朱恪尽管只是施行者,功绩亦是不可磨灭。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恪是陆沉的人!

朱恪入阁,谁敢说半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