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页

不过从生米滚到成粥底,需要花费的精力不小,更是需要有人从头到尾一直的搅拌,否则已经成熟的米粒沉底很容易形成焦糊。

这也是做粥最难的一点了。

熬米这一步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掌握得好的。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米煮熟,别看仅仅是煮熟这一步,很多人其实是掌握不好火候的,因为早就有了蒸饭专用的锅子,煮饭专用的锅子,现代人大多数都已经丢失了直接用汤锅或者炒锅煮饭的手艺。

其实说难也不难,关键还是看米的状态,大约煮了十分钟左右,把米捞起来看一看,心是不是已经熟透了,拿一粒米捏一下,尝一尝。

一般来说什么程度是最好的?

还略微带些夹生的米,这个时候是最棒的,要知道通常情况下,米煮到这个时候,会全部捞起来,然后将煮米的水倒出来,重新再把米放入干了锅子,然后加三汤匙到四汤匙左右的米汤,来进行最后一步煮熟。

当然要是做粥的话,这一步就可以省略了,一直熬煮到米粒爆开,也就是通常说的把米煮开花了,就是通常的潮汕粥需要的米粒状态了。

而这一次赵悠乾需要的是更完美的粥底,熬米到熬成糜状,甚至看不到米粒的颗粒,完全就熬成了米糊,才是最好的。

所以他一边煮的时候,还一边用木勺子在不停的搅拌,这个过程当中不时还要加入一些高汤。

防止因为粥底太过粘稠,水份也在滚煮的时候流失,让粥底粘锅糊掉。

就光这么一个动作,至少需要持续两个小时,一直搅拌到整个奥丁大殿内,轻盈的米香味,这种纯粹的主食的香气把所有的味道都盖过,甚至就连烧制的那些干货,还有汤底都完全压不住这熬好的粥底之时,才代表了这太一浑天粥的基底已经完成了!

淡淡的金光冒出,将原本就金光闪闪的大殿内照耀得光芒万丈。

可以说光是这么一个粥底,便已经拥有了特级的品质,甚至已经带有几分麟级的特性。

隐约有农民劳作的号子声在大殿内响起。

‘嘿呦,嘿呦,嘿呦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