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我现在凭借自己的本事打下偌大的领地,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赵匡胤,又何须怕你。”

赵匡胤咬紧牙关,给自己鼓气。

他与柴荣,为五代十国末年的龙与虎,未必要怕了柴荣。

为了利益,即使是父子都可以反目成仇,何况是帝位!

“看来你还不知悔改,但此战,你已必败无疑!”柴荣的声音突然高亢,声若洪雷,动摇二十万宋军的士气,“昔日曾经蒙受我郭家恩情的将士,若是在此战弃暗投明,可既往不咎,否则,待我击败赵匡胤,诛灭三族!”

哐当。

有原本是柴荣侍卫的北宋禁军士卒,手中的兵器哐当落地,竟然想临阵弃械投降。

周围的北宋士卒不约而同地看向这个禁军士卒,鸦雀无声。

哐当。

更多原本为柴荣效力的宋兵放下兵器。

赵光义骑马疾驰过来,亲自呵斥这些意志不坚定的禁军将士:“你们参与叛乱,已然是叛军,这是诛灭三族的大罪,莫非当真会相信既往不咎?!拿起兵器反抗,击败他们,还可活命!”

赵光义的话让这群动摇的宋军将士又捡起兵器。

赵光义的推断,也并非没有道理。

在胜负未分时,双方将领的承诺,毫无信用可言。

秋后算账的行为,可不罕见。

“赵匡胤,看来你这个弟弟,能力还算不错。可惜,已经晚了。”

柴荣认为参与筹划了陈桥兵变的赵光义,有一些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