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相当难缠的对手。

各项能力比赵匡胤还强的皇帝, 可能只有那么几个人。

赵匡胤叹道:“胜负乃兵家常事,既然莪已兵败,任凭处置, 绝无怨言。”

“在下愿效力,只求恢复我们兄弟二人的自由身!”

赵光义还年轻,急于向张华求情。

他可不想过上暗无天日的囚徒的生活。

“赵光义……”

张华听说过赵光义的名声,当然,是不好的名声。

在高梁河之战,赵光义被耶律休哥的契丹骑兵击败,乘驴车逃走,号称“高粱河车神”……

另外,赵光义还始终信奉他发明的平戎万全阵。

相比于赵大,赵二的军事能力差了不止一点,不过赵二擅长玩弄权术,在政治方面能力不差。

赵光义谈不上是昏君,相比于他的后代, 赵光义一生都在积极北伐,灭亡北汉, 多次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只可惜赵光义野心是有的,就是军事能力不够……

张华又将目光转移到赵匡胤的军师赵普身上。

赵普自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以是说赵匡胤的王佐,参与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重大事件,而且很有可能是背后推手之一。

赵普之于赵匡胤,相当于荀彧之于曹操。

石守信、高怀德、慕容延钊、毕再遇等武将,都是一时之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