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躲入秦岭之中, 秦军就难以捕捉他们。

实际上,商鞅也没有多余的兵力抓捕逃亡的青壮和蛮族。

秦军都被调到了前线, 后方用于维持各座城池秩序的秦军,已经不多,商鞅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于逃亡的百姓,无可奈何。

“兵马不足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在于,张华在春季攻打我们大秦,我们大秦所有的青壮都去前方参战,这意味着错过了春耕。我估计张华的用意在于破坏我们的农事。即使他无法攻破街亭,只要战事持续到夏秋之交,我们没有粮食,恐怕百姓要易子相食……这一招,相当狠毒。”

留守秦国的另外一员名相范睢,忧心忡忡,他识破了张华的计谋。

范睢辅佐秦昭襄王,上承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始皇、李斯统一帝业,为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

范睢与白起在一个时代,发动了长平之战,而且范睢还是“远交近攻”外交理论的提倡者,以他的眼光,不难看出张华的深层用意。

然而越是如此,范睢越是焦虑,也越是无可奈何。

为了伐秦,张华前面两年储存了不少粮食,而且,张华的领地更加辽阔,即使关中部分地区耽误了春耕,仅仅凭借粮仓里的余粮,关中地区也不会缺粮!

更别说,张华还占有土地肥沃的中原,每年产出的粮食,不是秦国能够比拟的。

秦国即使守到了夏秋之际,要是秦国出现饥荒,第二年也会灭亡。

“除非,不但在街亭取胜,而且还能攻下关中部分城池,获得他们粮仓里的粮草,才有可能渡过危机。”

商鞅也意识到了张华的用意,只是商鞅同样束手无策。

秦国就只剩下三郡之地,全部青壮已经上阵,就连老幼妇孺都要参与运粮,商鞅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几日后,最后一批青壮将会被送到前线,只能看大王那边,是否可以取胜了。”

“我们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