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章 风云起处,苍黄变化

南宋风烟路 林阡 4015 字 2022-11-19

他二人战至白热,彼此都酣畅淋漓,高吟师一直认为风鸣涧是与自己最接近的对手,而风鸣涧,只觉高吟师比在掀天匿地阵里的魍还令自己过瘾,当夜阵法里没打完的正好到这里来尽兴。可惜还未决出胜负之时,这比武便被战报叨扰而中断。彼时高吟师收刀而回:“改日再续。”当即离开。风鸣涧又遭监禁,目送他主仆浩荡离去。

守卫这般多,警戒这般紧,高吟师对他看重程度可想而知,所以风鸣涧不可能明目张胆逃——好在适才武斗之际,钥匙已经到手,电光火石之间,应也没人看见。

若非为偷钥匙,风鸣涧自认为也不会和高吟师平手到百回合,但就要这样打不出个所以然来,才能留住自己一条命越狱。废话不多说,此刻是暗中潜逃的最佳时机——趁高吟师被战报拖缠还未发现钥匙被盗。



夤夜,高吟师规募局势之间隙,眼前又浮现出二弟疑惑的脸:“大哥,为何您总要留风鸣涧性命?”

那是他们刚捉住风鸣涧的时候,二弟因为他的缘故不敢伤风鸣涧,而只能打得五加皮皮开肉绽。

“他剑中某些东西,总令我想起家乡。”高吟师说,很喜欢、很怀念那九章剑里的意境。

一阵冷风将他吹醒,才发现自己是怎样天真,此刻还能再见重峦叠嶂又如何?二弟再也不能随他回家乡了。

下意识地去触碰那束缚住风鸣涧的镣铐钥匙,手却落空,大惊失色。

已是下半夜,月黑风高,气候恶劣,他一惊而起,厉声喝道:“快,去看人犯!”

为时已晚,风鸣涧与五加皮早已人去屋空。

“来不及了……”“实在狡猾!”“何时的事!”守卫们围着那条又深又窄的秘密通道,七嘴八舌,不可思议。

“来得及。”高吟师眼中杀机一浓,“都随我来。”

他对周边地形了如指掌,于是亲率一路精锐人马,朝着风鸣涧可能归去的方向追:“风鸣涧身边拖着个累赘,既走不远,也难藏匿。”

如他所料,半个时辰以后,仅仅隔着一条河流,他终于追到了想要的踪迹——对岸的灌木丛后,隐现出一高一低两个身影,高的那个刻骨铭心。

“弓箭给我!”并非触手可及,唯一的阻拦办法,就是趁他们还在弓箭射程之内,将他们的脚步牵绊。

原本对准风鸣涧的这一箭,却在弦上的最后一刻,不知何故微微一偏,随之“啊”一声惨叫,很明显并不来自风鸣涧自己。

高吟师居然有些心安,收起弓箭:“小的中了箭,他俩更加难逃了。”

“大哥,大的中箭岂不更好?”部下问时,先锋已经趟水过河去擒。

“是啊……我是怎么了。”高吟师这才恢复正常,目光中复现暴戾,“追上去,杀无赦!”



路遥且阻,后有追兵。

就在这辛苦奔逃才近半的紧张时刻,风鸣涧难以预料,穷追不舍的高吟师竟一箭射中了五加皮。

和自己生死与共了大半个月的孩子,被自己粗糙养育了好几年的孩子,风鸣涧眼睁睁看着他在自己臂弯里倒下、闭眼,那一刻,当真有种天塌下来的震感,只感觉自己心都在颤裂。

来不及痛苦,甚至来不及去察看他生死,风鸣涧一把将他抱紧,拼尽全力加速前行,一口气狂奔十几里、几十里路?无法计算,实在太长,好像怎么也逃不完。过程中还有一股股热流,一阵阵往胸腔里泛。

“别死啊,别死!”风景模糊,忘乎所以,无泪可泣。

“嗯……”五加皮微弱地呻吟。风鸣涧不知道,适才他情之所至跑出了一个非人的速度,早把那些追兵甩开老远、呼啸的飓风也吹得五加皮半晕半醒:“嗯……儿子,爹不死,不死……”

“什么啊!臭小子?!”他看五加皮睁眼,既高兴又怕是回光返照。

“回去以后,还要,还要养二柱、三柱呢。”五加皮惨淡地笑。

“你伤在后背,这里是心脏啊……”风鸣涧悲从中来,不敢停步,“臭小子,如果实在撑不下去了,就睡吧,我没关系……”

“这里不是心脏,蠢儿子,你左右搞反了。”五加皮咳了一声,没好气地损他。

风鸣涧缓过神来,定了好半天,才终于发现自己真的错乱……

此刻却不忍再揍这个嘴贱的五加皮了,风鸣涧咧开嘴笑,失而复得的感觉真他娘的好。

千辛万苦带着五加皮找到宋军最前线,当地官兵大多都已被高吟师逼疯,一看到他风鸣涧回来如久旱逢甘霖,纷纷围前,倾诉衷肠:“风将军,您总算回来了!”“风将军您上哪里去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有风将军回来才能打胜仗啊!”

“军医何在?”风鸣涧抱着失血过多的五加皮,前所未有紧张地喊。

“这就来!这就来!”“赶紧去找!”

众星捧月,簇拥着风鸣涧,竟把这日众人原该接风的新官忽略——

由于张大人自保渎职,官府就近新派了一位王大人前来,本该是今日官军的主角,然而风头却被风鸣涧抢尽。

那王大人在道旁不冷不热地看了两眼,一句话都没说就策马过去了,他身后,紧接着有亲兵、战马、粮草若干,除此,竟还有女眷车马随行……

“好,他没事就好!”风鸣涧听闻五加皮没有生命危险,放心的同时瞥了那车驾两眼,心里自然充斥着对王大人的偏见和鄙夷。却是在他话音刚落,那车驾忽而掀起窗帘,继而探出一个成熟妇人的脸,一双眼眸明亮而熟悉,直朝向风鸣涧所在。

风鸣涧心念一动,那女子何尝不是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