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见马植 (2)

说话当中,贾世忠问道:“哥哥在上,俺有一事,想问问哥哥,不知当问不当问?”

赵良嗣道:“瞧贤弟说的,咱哥俩,还有啥当问不当文问的?贤弟如此一说,便是把哥哥当外人了。贤弟,有什问的,你只管问便是。”

“好!”贾世忠说道:“哥哥既是这样说了,俺就直接问了。哥哥,朝廷是不是和女真签订了盟约,欲共行伐辽?”

赵良嗣见问,说道:“确有此事,而且,这个盟约,便是哥哥亲自出面,和女真人签订的。去年冬天的时候,受朝廷委派,哥哥跨海而去,到了女真,经过多轮谈判,签订了海上盟约,约定宋金两国,于来年开春,共同起兵,共行伐辽。”

“哥哥,朝廷为什么要签订这样一个盟约?”

赵良嗣沉吟了一下,说道:“贤弟,你也也知道,俺从契丹,投奔南朝,就是为了献联金灭辽之计。后晋时,石敬瑭割让幽燕十六州与契丹,南朝因此失去战略要地。自太祖时,南朝就多次为收复幽燕失地而战,终因力不如人,不能收复回来。如今,女真崛起,牵制了契丹,南朝正好借势而收复失地,故有此盟约的签订。”

“哥哥,兄弟还得多问一句。朝廷为什么一定要灭了辽国?那女真人的金国可靠吗?”

“若不灭辽,燕云故土如何收复?贤弟,以前的时候,咱们是辽民,这个不假,但咱们更应该知道,咱们的根在中原。贤弟呀,根是什么?根是本呀!只有根深了,枝叶才能茂盛;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咱们都不能忘了本,都要要时刻牢记咱们是汉民,咱们的根在中原,咱们不能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赵良嗣的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很是感人,连银芝及金银铜铁四霞姑娘都给感动了。银芝心中,对国家和个人、朝廷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银芝的心中,对父亲策动江南民变,起兵造反的行为,开始有了反思。

在银芝反思的这个时候,贾世忠继续说道:“哥哥说的是。关于宋金海上盟约,我也是听说的,略知一二,但理解得没有这么深。哥哥,最近一段时间,俺在大禹山上,结识了道士许贯忠,以他的看法,签订如此一个盟约,似乎不是甚好。”

赵良嗣闻言,再次沉吟了起来。

关于签订此盟约究竟是好是坏,朝廷上也颇有争议,民间有议论,也是正常的;现在,见贾世忠问起此事,赵良嗣遂又将签订盟约的道理,给贾世忠和银芝及金银铜铁四霞姑娘说了一通。

赵良嗣说毕后,贾世忠又说道:“我们来的路上,见朝廷大军向北进发,可是去征剿契丹?”

赵良嗣点头道:“正是。此次,由童枢密率大军二十万,由南向北,攻取幽州。女真将从北向南,牵制契丹。契丹受南北夹击,自顾不暇,收复幽州,势在必得。”

贾世忠闻言点头。

赵良嗣续说道:“贤弟,两国交战,幽州一带,必定大乱,以兄之见,不如舍弃了幽州房产田地,定居京中。贤弟啊,有哥哥在,万事好办,哥哥会安排好的。”

贾世忠道:“多谢哥哥挂念。哥哥,要是你说的这个情况,俺得赶紧返回幽州去,等把那边的事情安排好后,再来京师找哥哥不迟。”

赵良嗣道:“不急,贤弟不妨在东京多呆些时日,带着几位姑娘们好好转转,观赏下东京城景,为兄也好尽尽地主之意。”